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通用6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时间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根据指示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掌握读写时间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 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 学会读懂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够根据指示写出正确的时间。
3. 学会将时间用数字表示,并能够将数字时间转换为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张大型钟表模型,以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和理解。
2. 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包括读写时间的练习和将数字时间转换为钟表时间的练习。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教师出示钟表模型,向学生介绍时针、分针和秒针,并解释它们在钟表上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演示钟表上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Step 2: 学习读懂时间
教师将钟表模型上的时间调整到一些具体的小时和分钟,让学生一个个读出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现在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3,请问现在是几点?”学生回答:“3点”。
Step 3: 练习读写时间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指示写出钟表上的时间。例如:“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6,请写出现在的时间。”学生回答:“4点6分”。
Step 4: 学习将数字时间转换为钟表时间
教师给出一些数字时间,让学生将其转换为钟表时间。例如:“现在是8点30分,请问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学生回答:“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6”。
Step 5: 练习转换时间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数字时间写出钟表上的时间。例如:“时针指向11,分针指向45,请写出现在的时间。”学生回答:“11点45分”。
Step 6: 总结与评价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可能存在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认识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时间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根据指示读懂钟表上的时间。
3. 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掌握读写时间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 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 学会读懂钟表上的时间,并能够根据指示写出正确的时间。
3. 学会将时间用数字表示,并能够将数字时间转换为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张大型钟表模型,以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和理解。
2. 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包括读写时间的练习和将数字时间转换为钟表时间的练习。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
教师出示钟表模型,向学生介绍时针、分针和秒针,并解释它们在钟表上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来演示钟表上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
Step 2: 学习读懂时间
教师将钟表模型上的时间调整到一些具体的小时和分钟,让学生一个个读出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现在时针指向12,分针指向3,请问现在是几点?”学生回答:“3点”。
Step 3: 练习读写时间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指示写出钟表上的时间。例如:“时针指向4,分针指向6,请写出现在的时间。”学生回答:“4点6分”。
Step 4: 学习将数字时间转换为钟表时间
教师给出一些数字时间,让学生将其转换为钟表时间。例如:“现在是8点30分,请问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几?”学生回答:“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6”。
Step 5: 练习转换时间
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数字时间写出钟表上的时间。例如:“时针指向11,分针指向45,请写出现在的时间。”学生回答:“11点45分”。
Step 6: 总结与评价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回答可能存在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天内的时间的计量,会区分时刻与经过时间这两个概念。
2、会计算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题目。
3、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课铃一响,教师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教师拿出小闹钟、上课铃声过后,即让学生观察钟面,这时闹钟的时针、分针正指示出八点三十分。
师:八点三十分就是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板书:上课:8:30)
2、教师用钟面教具(或演示动画设定时间)拨出下列时间,让学生观察后说出钟面所表示的时间。
4:25,10:00,7:30,8:45,11:55、
3、教师口头报出时间,学生在自制钟面模型上拨时针和分针,同桌两人互相检查。
8:00,2:40,6:30,9:15,3:45、
4、提问:1小时是几分钟?60分钟是几小时?
二、新授
(一)通过直观,引出时刻概念。
上课五分钟后,闹钟突然响了(老师事前拨好的),再让学生观察、这时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指出的位置是八点三十五分。(板书:闹钟响:8:35)
师:(指板书)8:30和8:35我们是怎样知道的?(是从闹钟钟面上看来的)这些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的时间告诉我们一天当中某一特定的时刻(板书)、如上课时,时针分针指到8:30,8:30是上课的时刻;闹钟响时,时针分针指到8:35,8:35是响铃的时刻、我们平常说的六点起床,十一点三十分放学,晚上七点看电视新闻联播,六点、十一点三十分、七点指的都是时刻,它表示的是时针、分针所指的某一个位置的时候。
让学生说出几个学习、生活中常用到的时刻。
(二)教学经过时间。
1、引进经过时间。
师:从上课开始到闹钟响铃,即从8:30到8:35,中间经过了几分钟?你怎样知道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钟面教具再演示一次,先把时针、分针拨到8:30,然后把分针慢慢拨到8:35上,使学生看出两个时刻之间间隔是5分钟。
师:我们平常说的课间休息10分钟,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都是时针、分针运行时经过的时间。
2、感受时间的久暂。
(1)3分钟有多久?
师:我们来体会一下,3分钟有多久、现在我发给大家每人一张要求写出得数的口算卡片。(8:40老师宣布开始算,3分钟后,老师宣布停止算、问几个同学,各做了多少道口算题?)
师:老师宣布开始算时是8:40,停止算时是8:43,中间经过了3分钟时间,就是说刚才做作业用去了3分钟时间。
师:3分钟时间虽短,但同学们口算了不少题,说明只要抓紧时间,时间短也能做许多事情。
(2)10分钟有多久?(10分钟就是课间休息那么长短的一段时间、)
(3)师:老师在经过时间的两个图里都标有一个箭头,你们能体会出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箭头表示方向,从8:30到8:35,从8:40到8:43。
师:对,箭头表示方向、这个箭头一直往前去,还表示时间是一去不回的、你想,今天上午的8:43过去了,再来的8:43是晚上的8:43,明天的8:43;今天是月日,明天可是月的日了、所以我们要爱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过去了。
(三)时刻与经过时间。
师:时刻与经过时间的意义不同在哪里?钟表上的时针、分针所指的每一位置,表达的是某一个时刻、前一个时刻到后一个时刻之差就是所经过的时间、时刻好比一条直线上的点,时间好比两点间线段的长(教师边讲边画出下图)。
师:还要注意的是,时刻表达成几点几分或几时几分,时间(经过时间)说成几小时几分。
举例对比。
三、练习
1、选择填空
(1)电影《闪闪的红星》要放映________,电影院下午第一场是________开映。(1小时40分钟;1点40分)
(2)妈妈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8时;8小时)
2、搭配练习(把下面左右两边有联系的句子连线)
学校上午什么时候放学?20分钟
上午在学校的时间是多少?2时
课间休息多久?3小时
下午第一节上课时钟面时间是11点40分
3、在下面这段文字中,哪些是指明时刻的?用单线划出来;哪些是表达经过时间的?用双线划出来、
一列快车从甲城到乙城要行6小时,一列慢车从乙城到甲城要7小时30分钟。已知快车8点40分从甲城开往乙城,半小时后,慢车从乙城开往甲城,结果两车于12点14分在途中相遇。
4、结合计算,巩固两个概念。
(1)看图在()里写出钟面上的时刻,并在□里填上两个时刻中间经过的时间。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练习二十第5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按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运算顺序练习。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48+4(2)48+36-66(3)55-75
(4)(84-36)8(5)48(8-2)(6)59+6
2、学生小结混合运算
算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三、计算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5题。
独立完成比较异同之处。
问:为什么题目中的数字相同,但结果不同?
指出: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弄清运算顺序。
2、完成练习二十第7、8题。
3、小结: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时都要按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算,等式计算要注意格式。
四、应用题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第9、11题,分别说出解题思路。
2、小结:解答连续两位应用题所求的第一个问题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已知条件。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6、10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篇五
1、时刻的认识应与学生熟悉的作息时间紧密联系。
另外:要了解学生对钟表、时间已经知道了什么,从学生已有的时间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教学时,可以借助挂图让学生说一说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钟面,说一说关于钟面知道些什么。然后,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借助在钟面上数一数、拨一拨的操作,探索“填一填”中的几个问题,并把探索的成果填到书上。最后,进行汇报交流。
2、在体验活动中,认识分、秒的关系。
通过“1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活动,如“数心跳”、写字、拍皮球等,来感受1分的长短;再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估计时间长短的经验,培养时间观念;最后,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感受1秒的时间长短,引出比1分还短的时间单位“秒”,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中,不仅能体验时间的长短,而且能体验一分能读能写许多字,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甚至重大的体育比赛是在最后一分决定胜负的,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懂得去珍惜时间。进行“数心跳”的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数脉搏的方法。
教学建议:
①让每个学生都有体验的机会
②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3、课堂中可以多安排一些体验时间的活动。另外,“作息时间表”的制作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填写,也可以让学生填每天自己喜欢的活动的起止时间。通过制作作息时间表的活动,培养时间观念与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结合生活情境,体会时刻与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会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难度控制在分针指的时间5分的倍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知道1时=60分。
2、会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钟面上的时、分。分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单位,也是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基础。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我们赢了”是结合“北京申奥成功”这一情境,让我们记住这一历史时刻——2001年7月13日晚上10时08分。用记载着这一历史时刻的钟面,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钟面的认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抓住机会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过了钟面的简单知识并会认识整时和整时半。但有关时间的认知显得有些混乱,对时针和分针表示的意义分辨不清,多数孩子还不能读出准确的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师: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班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全国人民都欢欣鼓舞非常激动。
你知道是几时几分申奥成功的吗?
学生也许猜不出,课件在画面旁出示钟面图,让学生尝试认识此时的时刻。(多数学生认不出。)
[设计意图:通过令人振奋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复习巩固,探索新知
为了能够在2008奥运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运动健儿们正在刻苦地训练,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为祖国争光!
师: 现在老师带领大家到训练基地去看一看、
师:瞧!这是为记录运动健儿训练用的一面钟。
1、 说一说你对钟面了解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后,完成第64页的填一填。
[设计意图:一年级时已经学过了钟面的简单的知识,这部分让学生畅所欲言回答,唤起学生的经验。]
2、认识整时和整时半
出示钟面图(7时、9时半)
师:谁会读这个时刻?
你能总结出读整时和整时半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在一年时已经掌握,为下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认识几时几分
出示钟面图(7时45分、9时零5分、10时55分、3时42分)
师:现在的时刻你会读吗?你能总结出来读几时几分的方法吗?请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师:刚才小朋友们讨论的真热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怎么读以及总结出来的方法。
组1代表:时针过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再一格一格的数分针经过了多少小格,过了多少小格就是多少分,然后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组2代表:时针过了数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几,拿这个数乘5,得数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组3代表:如果分针不是正好指向数字,看过了数几,拿这个数乘5,得数再加上旁边的小格,总得数是几就是几分。
组4代表:分针指向11时,用60—5=55分,这样算分比较简单。
教师小结:先看钟面上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设计意图:这部分知识是本节的难点,利用学具通过小组内充分的交流、合作中,培养了学生观察、合作、探讨、交流的能力。]
巩固练习
做游戏,读时刻
(1)“我拨你读”
师:老师现在要教大家玩一下游戏,大家想不想玩呀?(学生热烈响应)
师:老师现在要请一名小朋友和老师先做一个示范,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和老师配合一下?(教师拨出一个时刻,让学生读出来几时几分)
师:现在小朋友们是不是全部都明白怎么做这个游戏了?明白以后请同桌之间合作完成这个游戏。
(2)“我读你拨”
师:刚才的游戏大家完成的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再教小朋友们另外一个游戏,请一名学生和教师做示范完成游戏“我读你拨”,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 在这个互动游戏活动中,不但深化了所学知识,也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课堂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都学到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了北京成功申办2008奥运的确切时间。
生2、我知道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就是1时=60分。
生3、我以前只会读整时刻和整时半,今天又学会了怎么读几时几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
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整时的认读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钟面、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一猜。
课件出示:先发出钟表走的声音,然后出现分针、时针,接着依次出现1~12的数字,最后形成钟面。
师:这是什么声音?
板书:钟表。
2、说一说。
(1)钟表有什么作用?
(2)你了解钟表的哪些知识?
设计目的:利用课件初步熟知钟面的组成部分,为后面制作钟面做好铺垫,通过学生自由发言,加强钟面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钟表知识的程度,并以此作为调整课堂教学思路的主要依据。
二、自主探索
1、制作钟面。
师:想认识钟表得先了解钟面,你们想做一个吗?
(1)(指着大屏幕)请同学们先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再在小组中讨论做钟面需要哪些材料。
(2)各小组同学打开时钟爷爷的礼物(一个画有格子,但没有写数字的钟面,一枝彩笔,一个按钮,没有给学生时针和分针。)
(3)小组合作制作钟面。
学生产生质疑:时钟爷爷给的材料不能制作钟面。
师:还差什么呢?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老师这里来取时针、分针。
(学生活动)
2、介绍钟面。
师:谁愿意把你们组做的钟面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
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组成一个漂亮的钟面。
(课件中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格分别闪烁)
设计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观察、合作的能力,我把观察已有的钟面模型改为小组合作制作钟面。在制作时我又有意不给学生时针、分针,设置障碍,让学生体会时针、分针在钟面中的重要性,也潜伏这节课的重难点,认识整点时刻和时针、分针有密切关系。
3、认识整点时刻。
(1)学生尝试拨钟。
师:现在请你们在小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
选3个拨整点时刻的学生上讲台。
a、请他们把拨好的钟面放在实物投影上。
b、再请这些学生分别给同学们说一说拨的是几时,是怎样拨的。
师:刚才这些同学说得真好,他们说×点、×点、×点是生活用语,在数学中我们说×时、×时、×时。
板书:×时、×时、×时。
师:这些时刻都属于整点时刻。
(2)观察比较。
讨论:小组同学一起观察、讨论这三个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指着什么数。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得出认识整点时刻的方法。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师把3个钟面上的分针添上红色,再次提醒学生注意整点时刻的分针指着12。)
(3)练习。
a、教师拨时刻,学生指认(4时、9时)。
师:9时,你一般在干什么?
b、学生拨时刻。
请学生拨出上午上课的时刻和下午上学的时刻。
师:你们迟到了吗?
师:看来大家都很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
c、同桌同学互拨互说。
设计目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在钟面上拨出喜欢的时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认识整点时刻的方法,来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
4、认识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
(1)出示:7:00。
师:你见过这种时间吗?认识吗?你在哪里见过?
师:这是整时的第二种表示法,叫电子表示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种电子表示法是怎样表示7时的。
小结:在两点右边写两个0,左边写几就是几时。
(2)练习。
你能把黑板上的×时、×时、×时用电子表示法表示吗?
(集体订正,做对的同学请画面小红旗表扬自己)
三、综合运用
1、找朋友。
课件出示:游乐场的草坪上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在玩找朋友的游戏(配上找朋友的儿歌)。
动物们分别戴上上面的钟表头饰。
师:请同学们帮小动物找找好吗?头饰上时间相同的才是好朋友。
2、看表演。
课件出示:小猴去看海狮顶球节目,来到表演馆门口被大象伯伯挡住,大象伯伯说:“小猴,要过1个小时才开始。”小猴看看手表。
师:你会认小猴的手表吗?这时的时刻是多少?你知道海狮顶球节目开始的时间吗?
师:小猴和你们一样聪明,10时他准时来到表演馆。那我们就和小猴一起观看海狮顶球吧。
(课件展示海狮顶球)
3、出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图”。
a、小组合作。
每组发一张小明一天的生活情景图(教科书第92页)。
要求:小组合作分别给每幅图配上相适宜的时间,为小明合理地设计一天。
b、集体评价。
哪个组安排得最合理。
师:希望大家能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设计目的:学生经过自主探索这一环节后,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一些具有坡度的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并配上有趣的动感画面,增强学生的解题兴趣。特别是为小明设计一天的时间安排,让学生感受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目的:让学生体验收获的喜悦,这是学生健康情感发展的基础,师生在交流中共同享受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