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活动扎染教案(精简6篇)
大班美术活动扎染教案 篇一
扎染是一种古老的染色技术,通过将布料上的部分区域绑紧,然后将其浸泡在染料中,使染料只能渗透到未绑紧的部分,从而形成独特的纹理和图案。扎染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下面是一堂适合大班幼儿的扎染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了解扎染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
4. 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致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 白色棉布(每人一块)。
2. 扎染工具(如橡皮筋、线等)。
3. 染料(颜色可根据幼儿的喜好选择)。
4. 大型工作台或地板布。
5. 水桶或盆子。
教学过程:
1. 引导:给幼儿们看一些扎染作品的图片,引导他们观察图案和纹理,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介绍扎染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解释扎染的原理和步骤,让幼儿们了解到扎染是通过绑紧某些部分来控制染料渗透的区域,从而形成图案和纹理。
3. 演示:在大型工作台或地板布上进行演示,展示如何使用橡皮筋或线将布料绑紧,然后将其浸泡在染料中。
4. 实践:让每个幼儿都拿到一块白色棉布,并提供扎染工具和染料。引导幼儿们自由发挥想象力,使用扎染工具在布料上进行绑紧,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染料进行染色。
5. 观察和评价:在幼儿进行扎染过程中,鼓励他们观察布料上的变化,并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供建议和指导。
6. 完成作品:待幼儿完成扎染后,将作品晾干,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扎染经历和感受。
教学延伸:
1. 扎染作品的展示:可以在教室或学校的展示区域展示幼儿们的扎染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和价值。
2. 扎染的应用:引导幼儿们思考扎染的应用领域,如衣物、家居用品等。鼓励他们将扎染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这堂扎染教案,幼儿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扎染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观察和评价,可以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这样的美术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们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大班美术活动扎染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继续了解民族工艺——扎染,在初步尝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扎染制作活动。
2、体验制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第一次制作的幼儿作品展示
2、各种形状的布、橡皮筋
3、红、黄、蓝、绿四色颜料盆,清水桶,抹布
4、剪刀,展示板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第一次制作的作品展示
1、谁的作品扎染成功了,为什么?(扎紧了)
2、谁的作品没有扎染成功,为什么?(没扎紧)
3、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橡皮筋扎的紧一点?(可以多绕几根)
(二)欣赏老师的第二次制作
1、为什么会一朵花上出现几圈花纹?(扎了几圈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2、为什么会出现几朵花?(扎几次橡皮筋)幼儿思考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三)老师提示
1、如果染完颜色后,橡皮筋拆不开可尝试用剪刀
2、制作完成后,用清水洗手,并擦干。
(四)幼儿尝试扎染制作活动过程
(五)作品展示
幼儿说说最喜欢的作品,为什么?
大班美术活动扎染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常使用"川"字折法,点染与浸染相结合的方法染出漂亮的扎染图案。
2.正确使用毛笔等材料,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扎染的美丽。
活动准备:
1.染好图案的宣纸。
2.各种颜色的水彩颜料、长方形宣纸、报纸、毛笔等。
3.PPT(各种扎染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欣赏染好图案的宣纸,感受鲜艳的颜色及有规律的图案,产生活动的愿望。
1.纸上有什么图案?有哪些颜色?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讨论"川"字折法和点染的方法。
1.这些有规律的图案是怎么染出来的呢?
2.这些漂亮的小点是怎么染出来的?
三、教师讲解折纸的方法,并且示范。
交待如何使用笔和颜料,大胆的在长方形宣纸上进行浸染和点染。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欣赏作品,并且请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
大班美术活动扎染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图稿,选择材料扎染纸巾。
2、能大胆操作,并积极向同伴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经验。
3、通过欣赏进一步感受图案与扎染方法之间的关系,对扎染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皮筋、玩具等工具和材料进行扎染的经验。
2、用不同方法制作的扎染作品若干,相对应的方法图谱。
3、扎染材料:白色纸巾、剪刀、各色食用染料、玩具、牛皮筋、塑料抽拉带、细铜丝等。
活动过程:
1、欣赏用不同方法扎染的纸巾,迁移已有经验,进一步了解与其对应的扎法。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块扎染纸巾,你最喜欢哪块?为什么?
师:像火车道的花纹在哪里呢?
(2)师:你知道这些好看的花纹是用什么方法扎出来的吗?
(教师根据幼儿交流情况,在纸巾的下方出示相应的方法图谱,见图1。)
2、回忆经验,明确设计图稿与作品的关系,产生设计、扎染纸巾的愿望。
(1)出示设计图稿,引导幼儿观察设计的花纹,猜测扎法(见图2)。
师:昨天,我们一起设计了一张纸巾的图稿,看一看,上面都有哪些花纹?
师:怎样才能在纸巾上出现这些花纹呢?
(2)出示扎染好的纸巾,引导幼儿比较(见图2)。
师:这是我们扎染出来的纸巾,看看和设计图一样吗?
师:想一想,这两个圆怎么会一个大一个小的呢?怎样才能让扎染出来的两个圆一样大呢?
3、设计、扎染。
(1)共同讨论制作要求。
师: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图稿,扎染一块漂亮的纸巾。大家先要想好在纸巾的什么地方染出什么样的花纹,然后把它画下来,再根据图稿上的花纹选择合适的材料扎、染。
(2)设计图稿并制作。
(教师观察并指导幼儿设计图稿,根据图稿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材料进行制作。)
(3)染色。
(教师帮助幼儿拧干纸巾,并到水池里冲洗多余的染料。)
4、欣赏作品。
(1)展示设计图稿及扎染的纸巾,自由欣赏(见图3、图4)。
(2)将纸巾与设计图稿进行对比,分析成功的地方。
师:你们都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稿扎出来了吗?你是怎么扎的?
(3)产生继续探索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扎染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用皮筋和一些玩具设计、扎染了漂亮的纸巾。老师还带了一样东西,你们看看是什么?
大班美术活动扎染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扎染与图案之间的关系,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2、通过亲身创作,了解简单的扎染方法,体验扎染的乐趣。
3、萌发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扎染花布一块。
2、细铁丝若干、调好的染料若干瓶(红、黄、蓝、绿)、纯棉小手帕20块、展板。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扎染花布,感受扎染的艺术美。
1、出示扎染花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说一说花布的结构。
2、教师小结,引出扎染方法。
二、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扎染。
1、通过分段欣赏视频,让幼儿简单的了解扎染艺术。
2、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让幼儿知道古代和现代扎染上的不同。
3、小结:以前呀,一般只有蓝、白两色,现在有许多颜色进行套染,当然,除了颜色的不同,还有工具、布料、扎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三、教师示范讲解,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步骤。
1、教师介绍今天的扎染工具和示范简单的扎染方法,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的步骤。
2、通过出示更多的扎法,激发幼儿扎染的兴趣。
3、小结:咦,不同的扎法为什么染出来都有白颜色的地方呢?对呀,扎染就是把布扎紧了,让染料染不进去,从而形成了各种花纹。
四、幼儿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
1、教师简单交代操作要求,幼儿自由扎染。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提醒幼儿在扎染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展板上。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六、拓展经验,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可以呈现出更精致、更复杂的图案。
活动延伸:
激发幼儿对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自豪感。
1、欣赏图片,激发幼儿热爱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小结:看来,我们的扎染工艺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除了扎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民间传统工艺,相信我们小朋友一定能把更多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它绽放出更多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