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大班主题教案【精彩6篇】
国宝大熊猫大班主题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神秘的大熊猫世界
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神秘的世界——大熊猫的世界!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它们生活在中国的大山深处,是非常珍贵的动物。你们知道大熊猫是什么样的动物吗?它们有哪些特点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活动一: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1. 展示大熊猫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2. 引导孩子们描述大熊猫的样子,如:它们的身体是黑白相间的,有圆圆的脸和大大的黑眼圈等。
活动二:大熊猫的饮食习性
1. 观看大熊猫的饮食视频,了解它们主要吃什么。
2. 引导孩子们回答问题,如:大熊猫主要吃什么?它们喜欢吃竹子吗?
活动三:大熊猫的生活环境
1. 展示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图片,如:大山、竹林等。
2. 引导孩子们描述大熊猫的生活环境,如:它们生活在中国的大山深处,喜欢生活在竹林中。
活动四:保护大熊猫
1. 引导孩子们讨论大熊猫为什么需要被保护。
2. 鼓励孩子们提出保护大熊猫的方法,如:不乱扔垃圾、不砍伐竹林等。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熊猫的外貌特征、饮食习性和生活环境,也知道了它们为什么需要被保护。大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共同努力保护它们,让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中。
国宝大熊猫大班主题教案 篇二
标题:与大熊猫亲密接触
导入: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和国宝大熊猫来一次亲密接触!大熊猫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你们想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活动一:大熊猫的活动时间
1. 向孩子们介绍大熊猫的活动时间,如:它们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喜欢睡觉。
2. 引导孩子们讨论自己平时的作息时间,与大熊猫的作息时间有什么不同。
活动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1. 观察大熊猫的视频,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如:它们喜欢爬树、吃竹子等。
2. 引导孩子们模仿大熊猫的动作,如:爬树、吃竹子等。
活动三:制作大熊猫面具
1. 准备面具的材料,如:黑白纸板、颜料、毛线等。
2. 引导孩子们制作大熊猫面具,并穿戴上。
活动四:大熊猫的声音
1. 向孩子们播放大熊猫的叫声录音,让他们听到大熊猫的声音。
2. 引导孩子们模仿大熊猫的叫声,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熊猫的活动时间、生活习性和发出的声音。大熊猫是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的生活方式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希望大家通过亲密接触大熊猫,能更加喜欢它们,也更加关注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国宝大熊猫大班主题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录像机、录像带。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放录象,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放录象,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活动延伸:
给大熊猫画像(国画);教幼儿玩《抢救大熊猫》的游戏,教育幼儿要爱护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大班主题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一)
1、自主,了解我国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认识其生存状态。
2、理清文章说明顺序,学习形象生动的说明。
3、举行辩论会,讨论大熊猫的生存繁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组织观看以熊猫为主题的录象片段,增强对熊猫的感性认识。让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国宝"的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也可以让学生描绘一下大熊猫的特征。(只要抓住特征就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开展宣传活动,号召社会一起关注关心大熊猫。
二、教学设想
重点、难点:
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
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
教学突破: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明确目标
(二)教学流程
1、情趣导入
1961年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成立时,大熊猫因为它的珍稀,被选中作为会徽的图案。又因为它只有中国的个别地区才有,所以它还常常作为"和平大使"的身份,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到国外去攀亲结友。但是,伴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持续高速发展,在提高了人类生活品质的同时,自然环境所遭受的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人类恣意破坏动物的生态环境,肆意捕杀野生动物,许多珍奇动物,已濒临灭绝的地步,像丹顶鹤、朱?、大熊猫等。因此,对于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些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
国宝大熊猫大班主题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技能目标: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情感目标:了解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成为国宝的原因
2、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积累品味文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搜集大熊猫有关的材料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看视频、学生说感受;
2、学习新课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出示字词(略)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大熊猫的?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
2、建立熊猫档案
(三)品读课文
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
1、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大熊猫的可爱?请从修辞、词语运用等角度进行赏析
2、哪些地方体现了大熊猫的珍贵?请从从说明方法等角度来品读
(四)拓展延伸
1、出示有关大熊猫的生存现状材料
2、学生概括原因
3、学生说说世界动物的生存现状
4、让学生写几条保护动物的公益性标语
(五)总结课堂的学习
(六)布置作业
国宝大熊猫大班主题教案 篇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动物王国里面,动物们都在进行着各种有趣的活动,你们想去瞧一瞧吗?—— (课件:各种动物活动图片)
2.看到这么多的动物,你们喜欢吗?(喜欢)那今天我们这节作文课就来写一种动物——大熊猫,大熊猫被称为我国的国宝。(板书:国宝大熊猫)
二、交流资料,了解熊猫。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熊猫的有关资料,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
2.分类展示小组搜集的资料。(预设)
(1)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的分类一直有争议,不过近年来比较趋向于将大熊猫独立出来,因为大熊猫和现存的其他物种都有较大的差异。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省北部,陕西省南部和甘肃省南部的山区。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在1000只以下,属于我国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最稀有的珍贵动物,而且已成为世界上最珍贵最稀有的动物,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世界各大动物园内每种有绝灭危险的珍稀动物笼前要悬挂熊猫为图案的徽志。
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150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百分之一,而且成活率很低。
3.谈话引导交流:怎样把这些零碎的资料整理成一篇内容连贯的作文呢?(学生自由交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资料了解了大熊猫,通过阅读例文掌握了写作技巧,这节课我们阅读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习作。
二、阅读课文,明确要求。
1.独立阅读课本94页习作要求和有关资料。
2.小组交流,怎样写好这篇作文。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1)审题: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国宝大熊猫,属于状物文。描写大熊猫的性格特点时,可以恰当地使用中心句,先概括地写一写他们的性格,再在后面的自然段中分别加以叙述,这样的话,文章条理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2)选材: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很多,能选择写的范围很广。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要作为选择的主要材料。
(3)立意:我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就是通过自己和动物的交往(动物园观察),以及对有趣的事情的描述,在字里行间自然真挚地流露出来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人。
(4)技法:描写动物,首先要突出它的外形特征;动物的生活习性主要指它的吃食(捕食)、居住、睡眠、活动、性情等方面,抓住这些方面细致描写,才能将它们描写得惟妙惟肖;动物虽然不像人一样会思考、会说话,但是,它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应该从它们的动作、叫声中去体会和想象它们的“情绪、思想”变化,这样适当运用比拟,文中的`动物才会更逼真。
4.课件出示:技巧口诀歌
介绍动物有要点,外形习性是重点。
描写特点抓外形,总分说明条理清。
联系生活写习性,吃睡玩爬和叫
鸣。
生活细节要具体,写出特性有感情。
动物和人是朋友,友好相处莫惊扰。
保护动物是美德,和谐相处好境界。
三、提出要求,完成初稿。
1.提出要求:
(1)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
(3)还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写一件具体的事)。
(4)给文章“化个妆”(加入一些修辞方法完善句子,加入一些动静结合完善段落,加入一些结构形式例如:过渡句,首尾呼应等,完善文章。)
2.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3.阅读自己写完的习作,看看对问题的解答是否正确,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内容,并进行修改和补充。
四、互相交流,进行修改。
1.指名让学生上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学生来评一评。教师注意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
2.出示习作评分要求,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习作评分要求:
慧眼小神童:观察仔细,能比较具体地写出大熊猫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神笔小作家:语句通顺,用词准确、生动,能按照一定顺序形象、具体地写出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动作情态等。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看儿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修改,对修改自己或别人文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3.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习作。
4.集体修改: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一个小组推荐一篇认为进步大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交流的重点是是否把内容按一定顺序写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遣词造句是否贴切、准确;是否表达了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补充。最后把自己认为修改好的习作读上几遍,读出感情来,各自把修好的习作工整抄在习作本上。
五、习作展品。
评选优秀习作张贴在班级学习专栏里进行展品。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抓住主要特点,合理安排顺序。
列举典型事例,突出主要习性。
巧妙使用词语,表达真情实感。
动静合理搭配,描写具体细致。
巧用修辞方法,内容形象生动。
注意前后照应,做到首尾连贯。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习作是是写国宝大熊猫,这个内容是学生乐于交流,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但学生对大熊猫的了解非常少,课前让学生搜集大熊猫的有关资料是弥补这一缺陷的主要途径(要条件可以让学生到动物园观察大熊猫),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它们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资料,在交流过程中使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大熊猫,激发学生热爱大熊猫的情感。阅读并分析例文,让同学们再次体会描写小动物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指导学生相互修改作文,小组成员互评互改,典型习作全班评改,分享优秀习作,让学生做自己学习写作的主人,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激发了浓厚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也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