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物妈妈有办法》教案【经典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物妈妈有办法》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介绍新课《物妈妈有办法》。
2.教师出示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
Step 2 阅读理解
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物妈妈有办法》一文。
2.教师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逐段解读文章,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Step 3 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Step 4 课堂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物妈妈有办法》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情节。同时,通过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但是,教学中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物妈妈有办法》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2.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介绍新课《物妈妈有办法》。
2.教师出示教材上的插图,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
Step 2 阅读理解
1.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物妈妈有办法》一文。
2.教师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逐段解读文章,并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Step 3 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Step 4 课堂讨论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他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物妈妈有办法》这篇小说的基本内容和情节。同时,通过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但是,教学中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篇三
小学二年级语文《物妈妈有办法》教案
第一课时:
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啥、刺、甲、炸、却”这6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旅、降、察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植物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揭示学习内容。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旅准备降娃洼苍豆仔察粗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旅行告别粗心准备山洼娃娃知识降落伞四海为家纷纷出发仔细观察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备:上面是三笔反文,下面是“田”字底。
降:左右结构,部首是左耳旁,右下边不是“牛”字,而是:第一笔写横,第二笔是竖
折,第三笔是竖。
旅: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方字旁,右边的笔顺是:撇,横,撇,竖提,撇,捺。
注意与“纸”字区分。
察:上下结构,上面是宝盖,下面是“祭”字。
娃、洼:注意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四练习:指导学生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首诗,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知识的渴求。
教学用具: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它*的啥办法?你们也来模仿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
二、学习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
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a开火车读词
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掌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
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
2.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课文
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
3.小组合作学习: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
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蒲公英:
1)蒲公英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蒲公英美不美?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出发”读出来。
苍耳:
1)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说一说?
2)课下同学们找了有关苍耳的资料,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苍耳,谁来摸一摸,什么感觉?
1)哪个小组愿意把感觉给我们介绍!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来验证一下。
3)为什么苍耳能够挂住动物的皮毛?
石榴:
1)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什么味道呀?
2)石榴**的胆子更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3)哪个小组给我们说一说看懂了什么。
4)有语气地读一读
豌豆:
1)找小组来说一说;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
3)你觉得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大家说豌豆炸开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好?
5)集体再来读一读。
总结:这四种植物多么有趣呀!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
再来读一读,你愿意读哪个小节,就坐在位子上读一读!
第六节
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就这几种吗?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看录象
3)请同学读第六节,想: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
三、总结留作业:
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会观察爱思考的好孩子,希望同学们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下,到大自然中多看看,留心观察身边的植物,你会得到更多的知识。
四、作业:课下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植物,去查找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做一期展板,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你知道还有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吗?课后仔细观察,讲给同学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