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上班我不哭》小班社会教案(精简3篇)
《妈妈上班我不哭》小班社会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妈妈上班我不哭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妈妈上班的原因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妈妈上班我不哭》绘本。
2. 幼儿园环境中的相关物品:包括小书包、玩具手机、办公用品等。
教学活动:
活动一:绘本阅读
1. 带领幼儿坐在一起,展示《妈妈上班我不哭》绘本。
2. 通过向幼儿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提前猜测故事内容。
3. 逐页朗读绘本,注重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让故事更生动有趣。
4.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为什么妈妈要上班?”、“妈妈上班后,小朋友会做些什么?”等。
活动二:角色扮演
1. 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一个“家庭角”,准备小书包、玩具手机、办公用品等道具。
2. 召集幼儿分角色扮演家庭成员,包括妈妈、爸爸、小朋友等。
3. 模拟妈妈上班的场景,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妈妈上班的情景。
4.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妈妈离开时的不舍、妈妈回家时的欢迎等。
活动三:情感表达
1. 在纸上绘制一个大大的笑脸和一个哭脸,放在幼儿面前。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用纸上的笑脸和哭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鼓励幼儿分别用笑脸和哭脸来描述妈妈上班时和妈妈回家时的感受。
4. 帮助幼儿认识到,即使妈妈上班,也可以通过表达情感来减轻思念之情。
活动四:制作明信片
1.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明信片模板和彩色笔。
2. 引导幼儿在明信片上绘制自己与妈妈的快乐场景,例如妈妈回家时的拥抱、一起玩耍的画面等。
3. 鼓励幼儿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妈妈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4. 教师可以收集幼儿制作的明信片,制作成一个小册子,送给妈妈作为小礼物。
教学延伸:
1. 继续阅读其他相关绘本,如《爸爸去哪儿了》《奶奶的家》等,引导幼儿理解不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感。
3. 建立家园联系,向家长传达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加强家庭的亲子交流。
《妈妈上班我不哭》小班社会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妈妈上班我不哭
适用年龄:3-4岁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理解妈妈上班的原因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能力。
3. 增强幼儿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妈妈上班我不哭》绘本。
2. 幼儿园环境中的相关物品:包括小书包、玩具手机、办公用品等。
教学活动:
活动一:绘本阅读
1. 带领幼儿坐在一起,展示《妈妈上班我不哭》绘本。
2. 通过向幼儿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提前猜测故事内容。
3. 逐页朗读绘本,注重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让故事更生动有趣。
4.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如“为什么妈妈要上班?”、“妈妈上班后,小朋友会做些什么?”等。
活动二:角色扮演
1. 在幼儿园环境中设置一个“家庭角”,准备小书包、玩具手机、办公用品等道具。
2. 召集幼儿分角色扮演家庭成员,包括妈妈、爸爸、小朋友等。
3. 模拟妈妈上班的场景,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妈妈上班的情景。
4.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妈妈离开时的不舍、妈妈回家时的欢迎等。
活动三:情感表达
1. 在纸上绘制一个大大的笑脸和一个哭脸,放在幼儿面前。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模仿,用纸上的笑脸和哭脸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 鼓励幼儿分别用笑脸和哭脸来描述妈妈上班时和妈妈回家时的感受。
4. 帮助幼儿认识到,即使妈妈上班,也可以通过表达情感来减轻思念之情。
活动四:制作明信片
1.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明信片模板和彩色笔。
2. 引导幼儿在明信片上绘制自己与妈妈的快乐场景,例如妈妈回家时的拥抱、一起玩耍的画面等。
3. 鼓励幼儿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妈妈的祝福和思念之情。
4. 教师可以收集幼儿制作的明信片,制作成一个小册子,送给妈妈作为小礼物。
教学延伸:
1. 继续阅读其他相关绘本,如《爸爸去哪儿了》《奶奶的家》等,引导幼儿理解不同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2. 鼓励幼儿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艺术感。
3. 建立家园联系,向家长传达教学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加强家庭的亲子交流。
《妈妈上班我不哭》小班社会教案 篇三
《妈妈上班我不哭》小班社会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妈妈上班我不哭》小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在上班,能高兴地等待妈妈来。
2、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毛绒玩具小猴子若干、篮子、音乐磁带、FLASH“猴妈妈上班”、录像“我的妈妈在上班”
活动过程:
感知体验
●通过“猴宝宝哭了”的情境创设,引导幼儿帮助猴宝宝,让幼儿感知宝宝上幼儿园,妈妈要上班。
1、是谁在哭呀?(猴宝宝)它为什么哭?(幼儿泛议)
小结:猴宝宝在幼儿园想妈妈了。
2、那么猴妈妈送好宝宝上幼儿园,又到那里去了呀?它在干什么呢?(观看FLASH)
小结:猴妈妈去上班了。它在果园里忙着摘果子、分果子,还要卖果子赚钱,很辛苦的。它也很想宝宝的,下班就来接宝宝。
3、(出示许多猴宝宝)哎呀,这么多猴宝宝都在哭,我们来抱抱它们吧!(发现、引导幼儿的动作与语言)
教学反思:
教师要不断锤炼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独具特色的肢体动作,极富渲染的.表情神态,变化多端的语言声调等,这是实现教学方式刺激性的基础。因此优
秀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 孩子的肢体、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内心状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