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精选3篇)
《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 篇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并理解故事情节,本教案将以《找骆驼》为例,设计了一堂优秀的公开课。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找骆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
三、教学准备
1. 《找骆驼》的故事书。
2. PPT幻灯片。
3. 学生绘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一张沙漠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问学生他们对沙漠有什么了解。
2. 阅读故事(15分钟)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本《找骆驼》的故事书,并要求他们独立阅读。同时,老师通过PPT展示故事中的关键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有哪些?他们都做了什么?
b. 故事中的骆驼为什么走迷了路?
c. 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
4. 整理思路(5分钟)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5. 总结归纳(10分钟)
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同时,老师解释故事的主题,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6. 语言表达(10分钟)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和词汇,帮助学生进行表达。
7.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找骆驼》的读后感,并准备下一节课的阅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找骆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也学会了运用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语言表达环节,学生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堂优秀的公开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 篇二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需要设计出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教案将以《找骆驼》为教学内容,设计了一堂充满趣味和互动的公开课。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找骆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找骆驼》的故事书。
2. PPT幻灯片。
3. 学生绘本。
4. 游戏道具(如骆驼模型、指南针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展示一张沙漠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问学生他们对沙漠有什么了解。然后,老师出示一只骆驼模型,引导学生对骆驼进行描述。
2. 角色扮演(15分钟)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如小明、小红、骆驼等)。老师播放故事的录音或由老师讲述故事,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表演。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3. 游戏活动(15分钟)
老师设计了一个沙漠寻宝的游戏活动。老师将教室分成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提示,学生需要根据提示找到下一个区域。最后,学生找到骆驼的位置,并获得奖励。这个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 总结归纳(10分钟)
老师总结学生的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的表现,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同时,老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5. 语言表达(10分钟)
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句和词汇,帮助学生进行表达。
6.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找骆驼》的读后感,并准备下一节课的阅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找骆驼》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和游戏活动,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通过语言表达环节,学生也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堂充满趣味和互动的公开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 篇三
《找骆驼》优秀教案(公开课)
《找骆驼》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道理。
2、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读和理解老人前后的对话,从后面的对话证实结论的正确,是观察与推断的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骆驼在沙漠上走的片断。师介绍:骆驼是沙漠中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想要在沙漠中运货,可离不开骆驼。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骆驼的一篇课文。
二、新课: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由读)
3、按自然段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商人的话,读出生气、质问的语气。
(3)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10自然段。
老人说的是真的吗?他没看到骆驼,为什么对情况知道得这样清楚呢?谁能为在座的商人解释解释。
(4)结果怎样,齐读第11自然段。
5、小结。
(1)学过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失、这、左、右、应、该6个字。
理解词语:商人、至于、究竟。
教学重点:掌握该字再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学难点:左、右两个字“横、撇”写时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7课。板书课题
2、回忆课文写的是什么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复习词语(课件演示)
走失 这时候 左右 应该
(三)出示生字
失 这 左 右 应 该
(四)学习生字
1、仔细观察哪些字有一样的地方?(课件)
失、左、右是独体字。
这、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结构特点是什么?
该是左右结构的字。
2、先学习3个独体字。
(1)失:你想怎样记住它?写时注意什么呢?(汇报)
老师想和同学们比比,看谁写得好,愿意吗?(师生同写)
组词
(2)出示左、右两个字
这两个字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学,看看你想怎么学。
学生汇报。
区别“左、右”两个字“横”写时的不同。
左字横短,右字横长。
指导书写:左:横在横中线往上一点的地方起笔,稍向上倾斜,要写得短些。撇起笔在竖中线上,要写得舒展些,工字写得偏右些。
右:横同样在横中线往上一点的地方起笔,要写得长一些,撇起笔在竖中线上,口字写得扁一些。
生练写。
(3)接着学习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出示这,指读。
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
远——这进——这过——这(课件演示)
写时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还要注意什么?
指导书写:先写文,点起笔在竖中线上,横在竖中线稍微往左一点的地方起笔。注意“文”字的捺变成了长点,要穿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的交点。再写走之旁,点起笔比文字的起笔稍微低一些,横折折撇起笔在横中线上,捺要包住文字,写得长一些。
(4)下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应(指读)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想怎样学这个字。
汇报。
座——应
(课件演示)点点撇的位置,两个横的长度。
指导书写:丶起笔在竖中线上横不要写太长,丿要舒展些,第一个点起笔在横中线上,第二个点起笔在竖中线上,丿穿过横中线,横比上面的横稍长一些。
(5)出示“孩”,这个字认识吗?
看看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孩——该,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最后一个字,齐读。
写时注意什么?(课件演示)两个点的位置。
你想用什么方法写这个字?(分割法)
讠写在分割线。
指导书写:用分割法来写。在左右半格中间打分割线。丶起笔在竖中线往左一点的地方,横折提起笔在左分割线上,在同讠的点起笔位置对齐的地方起笔,横长一些,稍超过右分割线。撇折到竖中线上顿笔写折,第一个丿长些,第二个丿短些,丶收笔在右分割线上。
(6)组词。用“应该”造句。
(五)齐读6个生字,觉得哪个字不好写,再写1个。
(六)写字书1、2题。
(七)课外读物《蜜蜂引路》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