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优秀6篇)

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篇一

标题:通过游戏认识大小关系——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初次接触数学概念的重要阶段,通过游戏的方式教授数学知识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本教案将以《大和小》为主题,通过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大和小的概念,能够准确运用大小比较词汇。

2. 发展观察力和比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判断物体的大小关系。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大和小》故事书

2. 大、小物体实物或图片

3. 游戏道具:大、小号码牌、大、小气球等

4. CD机和音乐光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播放《大和小》动画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动画片中的大小关系。

2. 故事讲解:用故事书《大和小》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3. 比较游戏:使用实物或图片展示大、小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通过问答的形式巩固幼儿的认识。

4. 大小排序:让幼儿自由地将一组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大小关系。

5. 大小比较:准备大、小号码牌和大、小气球,让幼儿根据指令拿出相应的道具,进行大小比较。

6. 小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组大小不同的物体,让他们合作完成大小排序的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7. 游戏总结:播放相关数学歌曲,复习所学内容,并和幼儿一起总结认识到的大和小的特点。

四、教学延伸:

1.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物体的大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2. 制作大小拼图游戏,让幼儿通过拼图的方式锻炼大小排序的能力。

3. 利用水果、蔬菜等食物进行大小比较,帮助幼儿巩固认识。

结语: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内容,创造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篇二

标题: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比较能力的重要性——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引言: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大和小》教案通过游戏的方式教授大小关系,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本文将探讨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比较能力的方法和意义。

一、培养观察力的方法:

1. 创设丰富多样的观察环境:在幼儿园的教室和室外环境中,提供各种各样的观察材料,如实物、图片、动画等,让幼儿主动观察并进行比较。

2. 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在观察物体时,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比较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细节的能力。

3. 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如观察并找出大小不同的物体、观察并找出不同颜色的物体等。

二、培养比较能力的方法:

1. 比较游戏:通过比较游戏,让幼儿观察并比较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比较能力。

2. 大小排序:让幼儿将一组大小不同的物体进行排序,培养他们的大小排序能力,进一步发展比较能力。

3. 合作比较: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大小排序的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观察力和比较能力的意义:

1. 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周围的事物,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2. 培养幼儿思维能力:通过观察和比较,幼儿能够培养分析问题、思考解决方法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3. 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游戏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结语: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为幼儿的认知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内容,创造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篇三

  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辨别大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准备

  1、大小皮球、大小沙包、大小茶杯等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大小猫、大小鱼、固体胶若干,大小雪花片装于篓内

  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爸爸妈妈来和我们小朋友一起上课,开不开心呀?”

  “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

  幼儿回答

  “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

  幼儿回答(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穿红。”)

  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

  二、认识大小

  1、“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许多好玩的玩具呢!”

  2、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皮球

  “这是什么?这两只球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引导幼儿完整说

  你觉得哪只猫应该玩大球,那只猫应该玩小球呢?”

  个别幼儿上台为猫客人送球,一边送一边还要说“大球给。”

  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配班老师放雪花片)

  3、“快来看看,老师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了什么玩具?(师掀开布)你觉得大猫应该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

  4、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提升:

  小朋友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动动你聪明的小脑袋想想吧!(师作适当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脚、/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东西)

  三、给猫喂鱼

  1、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呢?哦,原来是我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知道猫最喜欢吃什么吗?”

  幼儿回答

  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这两条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大猫应该吃那条鱼,小猫应该吃那条鱼?”

  “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

  下面,我们就给猫客人喂鱼吧!一边喂鱼一边说“我给大猫喂什么鱼,给小猫喂什么鱼”?

  不错的

  2、分发材料

  请帮助您的孩子在鱼的背面涂上固体胶,完成后在右上方写上孩子的姓名。

  3、猫客人吃饱了可开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篇四

  【设计意图】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得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大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香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

  (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设计评析】

  这是个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游戏之中。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意到了发展性原则,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在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物体中区分大和小。

  2、学习用大和小说一句话。

  3、体验给猫喂鱼的乐趣。

  4、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5、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大小猫图片、大小鱼、大小雪花片。

  2、大小篮子、大小盘子。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师:"今天我们班还来了两位动物客人,他们是谁呢?(师出示图片)"我们一起同动物客人打个招呼吧!"

  (2)师:"小朋友真有礼貌,这两只猫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它们哪只是大猫哪只是小猫呢?

  (3)幼儿回答,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说句子:"红色的是大猫、绿色的是小猫。"

  (4)师:"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再请幼儿大声的说。

  2、通过游戏,认识大和小。

  (1)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还为两只猫客人准备好玩的玩具呢!"

  (2)师:"这是什么?这两个雪花片有什么不一样的呢?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大小雪花片。引导幼儿完整说:"大雪花片、小雪花片。"

  (3)师:大方形和小方形要来做游戏了,你们看他们是怎样玩游戏的?教师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说一句"变变变,什么出来了?"然后伸出一只手让幼儿说是什么形状出来了,游戏两次。

  (4)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大小雪花片,在发的过程中教师说"请你说一说、比一比,哪个是大雪花片,哪个是小雪花片。"

  (5)游戏"方形变变变"。幼儿学老师的样子将两个方形藏于身后,当老师说变变变,小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把小雪花片举起来。当老师说变变变,大雪花片出来了,幼儿就将大雪花片举起来。游戏数遍后可以让幼儿将两个方形交换位置再玩几次。

  (6)师:这个游戏好玩吗?大猫和小猫也想来玩呢?你觉得大猫应该玩哪一个雪花片呢?快拿出来给老师举给老师看看,小猫玩哪一个呢?"

  (7)小结:大猫穿了红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大雪花片,小猫穿了绿颜色的衣服,他喜欢玩小雪花片。

  3、给猫客人喂鱼吃。

  (1)师扮哭"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呢?哦,原来是我们动物客人肚子饿哭了,小朋友你知道猫最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回答

  (2)师出示一大一小两条鱼。

  师:"这两条鱼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觉得大猫应该吃那条鱼,小猫应该吃那条鱼?""我们一起大声的说一遍吧!"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师:下面,我们就给猫客人喂鱼吧!一边喂鱼一边说"大猫请吃鱼,小猫请吃小鱼"

  (4)猫客人吃饱了可开心了,要和小朋友一起出去玩呢!

  4、迁移提升经验。

  (1)师:宝宝们在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大的那些东西是小的?赶快用亮亮的眼睛找一找吧!

  (2)教师作适当的暗示,大小手、大小脚,引导幼儿观察桌子上的东西发现大和小。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完成后,总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幼儿的积极性非常高,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知识理解还是非常准确的。对整个知识的学习都是通过一个故事完成的,是知识的学习不感到乏味枯燥。对幼儿表现好的,教师给予及时的奖励,让幼儿有一定的成就感。

  这节课,我感到遗憾的是,有部分幼儿没有机会来表见自己,因为担心幼儿混乱,集体回答问题的机会多余幼儿的个别回答。整个课程让幼儿意犹未尽。

  本次活动设计是从基础入手形成大小相对概念的教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掌握大和小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多角度的、多层面的思维。

  在教学上打破了过去数学课的传统模式,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寓数学教育于语言、游戏之中。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幼儿园数学《大和小》教案 篇六

  活动目的

  1、能区分物体的大与小,并能按大小给4个物体排列顺序。

  2、巩固认识大小标记,有一定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3、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情感。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鱼儿快乐游。

  (1)教师(出示四条大小不同的鱼):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啦?他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2)教师(出示海洋背景图):“小鱼们要去参加游戏比赛,要求它们有顺序地排成一条线。

  (3)师:“请你来帮小鱼排排队,从小红旗的地方开始,怎样排队才能有顺序呢?”

  (4)个别幼儿示范:哪位小朋友愿意试一试给小鱼排排队,我们要从小红旗的地方开始排队。

  (5)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给小鱼排队的?(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

  (6)除了这样排队,还能怎样排队也是有顺序的呢?(揭示图谱含义: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2、幼儿操作活动。

  (1)师:“今天,水族馆要举行游泳比赛,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小动物参加呢?

  (2)师:“它们有小鱼、小乌龟、小螃蟹。”

  3、展示和。

  (1)教师请幼儿拿上自己的操作材料坐回座位,集体操作结果。

  (2)教师

  综合评语:

教师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自主探索进行学习”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幼儿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索,并获得相应的发展。

  本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重点是让幼儿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感知了解鱼大小方面的特征,并能根据特征进行分类。幼儿已初步了解“大”和“小”的概念,但要求他们根据鱼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还是稍有难度的。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幼儿在大和小的探索过程中不断享受着发现的乐趣。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社会祖国妈妈的生日教案【优秀3篇】

活动目标: 1.幼儿感受国庆节气氛,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重点) 2.用多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了解和感情。 (难点) 3.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观看新闻联播。 2.搜集...
教案大全2017-05-04
幼儿园大班社会祖国妈妈的生日教案【优秀3篇】

我的情绪小怪兽教案(优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的情绪小怪兽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情绪小怪兽...
教案大全2014-09-02
我的情绪小怪兽教案(优质6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23(实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23,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
教案大全2012-08-0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23(实用6篇)

小班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与反思(优选6篇)

在日常生活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意为自我反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与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活...
教案大全2014-03-04
小班活动《小动物找家》教案与反思(优选6篇)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鼠过生日(精简5篇)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鼠过生日1活动目标1、组织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引导幼儿学会前后连贯地欣赏、理解图片,并能用较丰富的词语描述图片的内容。2、养成幼儿好奇、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3、知道在路上开车、行走时要...
教案大全2017-01-02
大班语言教案:小老鼠过生日(精简5篇)

卖报歌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卖报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卖报歌教案1教学内容1.聆听乐曲《国歌...
教案大全2018-01-01
卖报歌教案【实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