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优选4篇)

高一语文教案 篇一

课题:《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与人生观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与人生观。

2. 分析王熙凤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培养学生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特点。

2. 探讨王熙凤的人生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解读王熙凤的人生观。

2. 分析王熙凤在小说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学准备:

1. 电子教案、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红楼梦》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1:学生阅读相关文本资料,了解王熙凤的形象特点和人生观。

Step 2:学生分组讨论,归纳王熙凤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王熙凤的人生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Step 4: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归纳的分析结果。

Step 5: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王熙凤的形象与人生观对于小说整体的贡献。

课堂延伸:

1. 学生可选择其他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讨论。

2.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王熙凤形象与人生观的个人观点和评价的小论文。

课后作业:

1. 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进一步了解王熙凤的形象与人生观。

2. 完成一篇关于王熙凤形象与人生观的小论文。

高一语文教案 篇二

课题:《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

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中的意象与象征。

2. 分析小说中的意象与象征对于情节和人物的塑造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中意象与象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小说中的意象与象征的具体表现形式。

2. 探讨意象与象征对于情节和人物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解读小说中的意象与象征。

2. 分析意象与象征对于小说整体的贡献。

教学准备:

1. 电子教案、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 《红楼梦》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Step 1:学生阅读相关文本资料,了解小说中的意象与象征。

Step 2: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意象与象征对情节和人物的塑造的作用。

Step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归纳和总结意象与象征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含义。

Step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意象与象征对于小说整体的贡献和意义。

Step 5: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小说中意象与象征的理解和解读。

课堂延伸:

1. 学生可选择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象征进行类似的分析和讨论。

2. 学生可以写一篇关于《红楼梦》中意象与象征的个人解读和评价的小论文。

课后作业:

1. 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进一步了解小说中的意象与象征。

2. 完成一篇关于《红楼梦》中意象与象征的个人解读和评价的小论文。

高一语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把握写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3.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一)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二)本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

  (三)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四)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曾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和《背影》,这两篇散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朱自清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关于他的生平经历,同学们知道些哪些呢?(教师引导学生口述,最后教师概述。)

  教师: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思考:作者细致描写荷塘的文字是第几段(第4段)?

  请一位同学再朗读一遍这个段落,然后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荷塘的

  美景。

  三、作品结构分析:(再请全班同学齐读下这篇优美的散文,然后想想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全篇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细讲线索:《荷塘月色》的行文线索,很有特色,如同经、纬两条线穿织在一起。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作者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好似一条经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写景是为抒情服务的,所以“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有了大致的把握,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认真朗读这篇散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布置作业:1、背诵4-6段;2、阅读课后附文。

高一语文教案 篇四

  一、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第4-6自然段,并做鼓励性点评。)

  二、自主探究:找出你所欣赏的语句,并说出你真实的感受。

  (讲解:很有代表性的几句:)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分析: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2、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分析:(1)按观察的角度、逐渐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及作用是什么?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作用于人的嗅觉)——渺茫的歌声(作用于人的听觉)

  把作用于嗅觉上的`花香“错置”到听觉上合理吗?

  合理:而且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形象生动。荷花的香味清雅宜人,立于微风中的赏花人嗅那馨香,时有时无,这种体验是真实的;听那从远处高楼飘来

  的歌声,时断时续,同样是真实的体验。这两个“真实”便把不同类的感官功能沟通了。作者在感觉上的体验是细腻而丰富的。这一句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

  四、请学生自己赏读并讨论第5、6自然段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五、小结全文:

  本文写夜游的动机、夜游的联想。从出门到回家,叙述线索清晰而有变化,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六、布置作业:

  自由命题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运用通感的修辞方法,在选用动词与叠词上下点功夫。

相关文章

小学生体育游戏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体育游戏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体育游戏教...
教案大全2013-09-06
小学生体育游戏教案【精彩6篇】

孤独的牧羊人大班音乐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孤独的牧羊人大班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
教案大全2016-06-09
孤独的牧羊人大班音乐教案【最新6篇】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笑一笑》【最新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健康活动健康教案《笑一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健...
教案大全2017-01-07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笑一笑》【最新5篇】

《猫捉老鼠》小班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猫捉老鼠》小班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猫捉...
教案大全2018-01-06
《猫捉老鼠》小班教案【实用6篇】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教案【精选3篇】

一、导入 以赵佶出以诗句“万绿丛中一点红”来作画的故事,引出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评:优点:导入自然,富于趣味性。既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主题有初步的感知,有营造了愉悦、互动的课堂氛围。不足:没有及时地...
教案大全2019-04-08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教案【精选3篇】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语文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大全2017-09-02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语文教案(经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