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伢会放牛》大班下期语言教案【优质3篇】
《三岁的伢会放牛》大班下期语言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故事《三岁的伢会放牛》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能够通过观看图片和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4. 能够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教授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通过图片和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运用角色扮演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4.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三岁的伢会放牛》的动画片,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他们对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进行初步理解和记忆。
2. 教学主体:
(1)教授新词汇:放牛、伢、大山、小山、翻跟头等。通过图片和示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朗读这些词汇。
(2)故事讲解:通过故事图片和语音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3. 拓展练习:
(1)听音辨词:播放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片。
(2)口头表达: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4. 总结归纳: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总结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复述故事的内容,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场景。
四、教学评估:
1. 考察学生对故事中关键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口头表达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3. 检查学生对故事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事《三岁的伢会放牛》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正确朗读关键词汇和句子,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口头表达,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待提高,下次可以加强对故事的复述和总结训练。另外,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并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下次可以增加更多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乐趣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三岁的伢会放牛》大班下期语言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正确朗读故事《三岁的伢会放牛》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能够通过观看图片和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4. 能够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教授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培养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通过图片和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运用角色扮演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4.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看故事《三岁的伢会放牛》的动画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让他们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并预测故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 教学主体:
(1)教授新词汇:放牛、伢、大山、小山、翻跟头等。通过图片和示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朗读这些词汇。
(2)故事讲解:通过故事图片和语音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提高他们对故事的理解能力。
(3)角色扮演: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3. 拓展练习:
(1)听音辨词:播放故事中的词汇和句子,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片。
(2)口头表达: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4. 总结归纳: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总结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复述故事的内容,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场景。
四、教学评估:
1. 考察学生对故事中关键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口头表达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
3. 检查学生对故事基本情节和人物特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故事《三岁的伢会放牛》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正确朗读关键词汇和句子,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口头表达,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有待提高,下次可以加强对故事的复述和总结训练。另外,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并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下次可以增加更多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故事的乐趣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三岁的伢会放牛》大班下期语言教案 篇三
《三岁的伢会放牛》大班下期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感受家乡童谣独特的顶真回还手法。
2、发现儿歌的规律,并尝试续编。
3、尝试和同伴一起用方言进行问答表演,感受萍乡传统童谣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儿歌感受家乡童谣独特的顶真回还手法。
活动难点:
尝试和同伴一起用方言进行问答表演,感受萍乡传统童谣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话题。
1、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来问,你来答”。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今天你是这么来幼儿园的?
2、刚才我们玩了游戏“我来问,你来答”的游戏,小朋友都回答得很好。能够根据老师的提问来回答问题。
3、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特别的问答儿歌,特别的有趣,请小朋友仔细地听。
二、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感知儿歌的顶真回还特点。
1、现在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听听儿歌里都说了些什么,听完之后请你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朗诵儿歌的前半部分。
刚才老师把儿歌的`前半部分念完了,你们发现儿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3、请小朋友在仔细听听,听听下半部分儿歌词语的结构和上面的一样吗?
4、这首儿歌很特别,后面的一个问题就是前面词语的第一个次,这样的方式我们成为顶真回还特别,感觉就像在转圈一样,特别有趣。
5、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诵儿歌“三岁的伢会放牛”
三、学习朗诵儿歌。
1、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进行儿歌问答,老师来问,小朋友来回答。
2、小朋友念得很好,现在我们换一种形式来进行儿歌问答,女孩子问,小朋友来回答。
3、组织幼儿进行儿歌问答。
四、激发幼儿思维,尝试续编儿歌。
1、三岁的伢会放牛?么牛?水牛?……么蚂?蝌蚂。接下来应该怎么样问呢?请小朋友思考一下,想好了告诉老师。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续编的规则,并协助幼儿进行创编活动。
教师小洁:今天我们学习了儿歌“三岁的伢会放牛”感受了儿歌中独特的顶真回还手法,小朋友下了课之后也可以自己和好朋友继续创编。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