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儿歌《春雨》教案设计(推荐4篇)
中班儿歌《春雨》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雨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 录制好《春雨》的歌曲。
2. 准备好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如春雨、雨衣、雨伞等。
3. 准备乐器,如铃铛、小鼓等。
教学过程:
1. 游戏引入(5分钟)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拿出一把小雨伞,问幼儿知道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回答“雨伞可以遮雨”。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儿歌,它的名字是《春雨》。”请幼儿想一想,春天下雨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回答“春天下雨多”。
2. 音乐欣赏(10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春雨》。让幼儿仔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简单询问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 歌曲教学(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先教唱整首歌曲的歌词,然后逐句教唱。注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意思,如“春雨洗净大地”、“小草抬起头”等。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动作,如用手模仿雨滴下落、草抬起头的动作。
4. 制作乐器(10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如铃铛、小鼓等。然后让幼儿选取自己喜欢的乐器,用纸杯、纸板等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乐器。
5. 乐器伴奏(15分钟)
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跟随歌曲的节奏进行伴奏。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演奏,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演奏。
6. 游戏活动(10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一个简单的游戏活动,如“雨中奔跑”。教师在场地上放置一些纸板,幼儿穿上雨衣和雨靴,模仿雨中奔跑的动作,避开纸板,享受雨中奔跑的乐趣。
7.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表达对歌曲的喜爱和对春雨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幼儿跟着唱一遍。
中班儿歌《春雨》教案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春天的特点和春雨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1. 录制好《春雨》的歌曲。
2. 准备好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如春雨、雨衣、雨伞等。
3. 准备绘本《春雨》。
教学过程:
1. 游戏引入(5分钟)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教师拿出一把小雨伞,问幼儿知道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回答“雨伞可以遮雨”。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儿歌,它的名字是《春雨》。”请幼儿想一想,春天下雨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回答“春天下雨多”。
2. 音乐欣赏(10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春雨》。让幼儿仔细听歌曲,感受其中的节奏和旋律。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简单询问幼儿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3. 绘本欣赏(15分钟)
教师给幼儿展示绘本《春雨》,让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插图,了解春雨的形象和作用。教师可以逐页讲解绘本的内容,引导幼儿描述绘本中的场景和人物。
4. 歌曲教学(1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先教唱整首歌曲的歌词,然后逐句教唱。注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的意思,如“春雨洗净大地”、“小草抬起头”等。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动作,如用手模仿雨滴下落、草抬起头的动作。
5. 创作活动(20分钟)
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材料,如彩纸、颜料、贴纸等,让他们自由发挥,创作一幅与春雨相关的画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如画雨滴、画草、画下雨的场景等。
6. 展示和分享(10分钟)
幼儿完成画作后,教师让他们依次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7.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表达对歌曲的喜爱和对春雨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播放歌曲,让幼儿跟着唱一遍,并鼓励他们在家里与家人分享所学的歌曲和绘画作品。
中班儿歌《春雨》教案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知道春雨会给大地带来生机,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与春雨的关系
3、尝试根据诗句重复的特点,学习适当扩编。
活动准备
1、挂图12号
2、《小朋友的书》;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小朋友们都知道花草树木都喜欢春雨,因为春天的雨下过后,花、草、树木长得更好。好多植物的种子更喜欢春雨,有了春雨种子就会发芽、长大。我们一起来学一首诗歌,名字就叫《春雨》。听听诗歌里讲了什么?
二、出示挂图,教师朗诵诗歌
1.结合挂图,朗诵一遍
提问:春雨落下的声音是怎样的?诗歌里怎么说的?谁听见了,怎么说?
2.幼儿跟着朗诵一遍
3.分组分角色朗诵1~2遍(集体念第一句)
三、启发幼儿扩编
请小朋友看看图上还有谁?下小雨了,它们也很高兴,想想它们会怎么说?让我们把它们说的话编进诗歌里。
小鱼会怎么说?小鸟又会怎么说?(小鱼说:“下吧下吧,我要游泳”;小鸟说:“下吧下吧,我要唱歌”等)
图上还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它们怎么说?(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四、结合挂图,完整朗诵
使用《小朋友的书》,进一步学习完整朗诵
五、游戏“瓜找种子”
春天是种子发芽的季节,是种瓜的好季节。请小朋友想一想你要种什么瓜?翻看《小朋友的书》第四页,先找到你想种的瓜,再找到它的种子,用笔划线把它们连起来。
中班儿歌《春雨》教案设计 篇四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的念儿歌
2.尝试用动作表演儿歌
3.进行合理创编
活动准备:
麦苗、梨树、小朋友、种子的.图片和下雨的图片个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若当天正好在下雨)师:小朋友们听,外面在干什么呀?(回答)
(若当天没有下雨)教师出示下雨的图片,师:小朋友们看,这是怎么了?(回答)嗯,下雨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它的题目叫《春雨》,说说看叫什么?(集体回答后请个别小朋友站起来回答)
二、第一遍。
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1.这首儿歌的题目是什么?2.请你说说在这首儿歌中,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三、第二遍。
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在这首儿歌中你还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四、第三遍。
教师念儿歌,幼儿欣赏,结束后幼儿回答:你能根据刚刚老师念的儿歌把你听到的东西排一下顺序吗?(幼儿边回答边调整图片的顺序)
五、第四遍。
教师与幼儿一起念儿歌,师:能干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六、第五遍。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动作吧,下小雨可以怎么做啊···(让幼儿自己说自己做,如果实在想不到,教师再提供信息)好,现在我们一起
来一边做动作一边念儿歌吧
七、创编。
师:春天里,还有谁也要发芽,谁也会开花,谁也想长大呢?小朋友除了种瓜还可以种什么呢?请你用儿歌里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八、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儿歌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幼儿在念儿歌时有节奏感,能够对儿歌进行合理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