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美术教案设计【通用6篇】
少儿美术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名称:用线条描绘动物
教学目标:
1. 能够观察动物形象,并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
2. 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动物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纸张、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
2. 展示板或幻灯片,展示一些动物的线条画作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线条的基本概念。
- 展示一些动物的线条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 介绍动物的形象特点,例如头部、身体、四肢等部位的形状和比例关系。
- 解释线条的表现力,如直线、弯曲线、粗细线等在描绘动物形象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30分钟):
-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并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简单的轮廓线。
- 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形象的细节,并用线条描绘出来,注意线条的粗细和曲直。
-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如交叉线、渐变线等,增加画作的变化和层次感。
- 提醒学生注意动物形象的比例关系,使其更加符合实际。
4. 创作分享(10分钟):
-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口头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5. 总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线条在描绘动物形象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动物形象,并用线条描绘出来,拓展自己的创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尝试用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为自己的线条画作着色,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动物形象,用简单的线条描绘出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动物形象的理解和创造力。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少儿美术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名称:用色彩描绘季节
教学目标:
1. 能够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并用适合的色彩表达出来。
2. 了解色彩的表现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季节景色的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 纸张、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或彩色水笔。
2. 展示板或幻灯片,展示不同季节的景色画作品。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色彩的基本概念。
- 展示一些不同季节的景色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10分钟):
- 介绍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如春天的花草、夏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景等。
- 解释色彩的表现力,如明暗关系、冷暖色调等在描绘季节景色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30分钟):
-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景色,并用铅笔在纸上勾勒出简单的轮廓线。
- 引导学生观察季节景色的色彩特点,并用适合的色彩填充,注意色彩的明暗和冷暖。
- 鼓励学生尝试混合使用不同的色彩,增加画作的层次感和艺术效果。
- 提醒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平衡,使其更加符合实际。
4. 创作分享(10分钟):
-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画作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口头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会。
-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5. 总结(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在描绘季节景色中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继续练习和创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并用色彩描绘出来,拓展自己的创作能力。
2.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调色技巧,如渐变、层叠等,增加作品的艺术效果。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不同季节的景色,用适合的色彩表达出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对季节景色的理解和创造力。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少儿美术教案设计 篇三
课题:
向大师学习画向日葵
教学目的:
1、欣赏凡高的《向日葵》,了解其色彩和笔触的象征性和暗示性,感受其色彩的独特魅力
2、创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学会色彩的初步运用
3、提高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用近似色表现向日葵,色块之间和谐而有变化。教学准备:凡高的作品油画棒色卡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猜谜语:高高个儿一身青,金黄圆脸喜盈盈,天天对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二、出示图片凡高的《向日葵》
问:看后有什么感觉?
(1)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
(2)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了什么?
(3)画家画这幅画时用了什么颜色?
(4)向日葵的颜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5)画面中的向日葵都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啊?
(6)教师小节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从其笔法上也可以看出他受到了这时所交往的印象派画家的影响,枯落的花瓣、干瘪的枝叶、切断的梗茎以及颗粒清晰的种子,均逐一精心描绘。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1)你觉得这幅画美吗?
(2)你喜欢这幅画吗?
(3)你觉得这幅画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三、引导幼儿创作“我心目中的向日葵”
1、作画时大胆想象画出与众不同的画。
2、先画主体向日葵,再画花瓶,主体要大要突出。
3、要选相近似的颜色,注意画面卫生。
四、小结
展示学生作品,表扬好作品,鼓励画的较差的学生。
少儿美术教案设计 篇四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在巩固线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向日葵向阳生长的情景,初步激发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欢快的背景音乐。
2、记号笔和白纸每个幼儿一份。
三、活动过程:
1、随着背景音乐,教师有表情地描述:早晨,太阳慢慢升起来了,葵花向着太阳,弯弯腰、招招手说:太阳你好!中午,太阳升得高高的,天蓝蓝的,云灿灿的,向日葵抬起头,对太阳说:太阳,你好!
2、出示可拆卸的向日葵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向日葵的外形特征:脸庞是圆圆的,花盘上布满了一个个小房间,里面住着葵花籽,花盘的周围有许多半圆形花瓣,绕着花盘手拉手,风一吹,他们就跳起了舞。
拆卸叶子,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叶子的造型象“爱心”,叶子面对着你的时候是大大的,侧过去就成了一条窄窄的线。
3、想象讨论:
A、籽盘成熟时的样子;
B、生长时脸朝太阳的样子;
C、向日葵周围会有什么东西活动;
D、向日葵可以当作什么?
4、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根据幼儿差异提出不同要求,尽量让每位幼儿自己创造表达符号。★组——大胆装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复习巩固线描装饰及前后空间的理解,添画恰当。 组——练习用各种点和线条来表现向日葵的籽盘、花瓣、叶、茎,线条连接不出头,想象添加加满。⊙组——复习运用各种线条装饰的方法,独立画出向日葵的基本形态。
5、张贴每位幼儿的作品,布置“向日葵的一家”,让幼儿互相参观评价。
少儿美术教案设计 篇五
一、设计意图:
幼儿基本都已经学会画太阳,这节课设计是为了巩固我们学过的圆的画法,并让幼儿观察向日葵,添加花瓣,叶子,花枝。并能尝试添绘景物。
二、活动目标
1.学会在圆形基础上画格子线、花瓣、花叶、花枝。
2.喜欢参与,并能尝试添绘景物。
三、活动准备
1.电脑图片、教师范画、美术本、水彩笔;
2.瓜子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出示瓜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怎么来的?是什么的果实?
(总结瓜子是向日葵的种子)
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见过我们的向日葵?他们长什么样子?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提问。(教师引导观察向日葵的组成。)
①小朋友们我们的向日葵由什么组成?——花瓣,花盘、花枝、花叶;
②小朋友们我们的向日葵有一些什么颜色呢?——黄色花瓣、棕色花盘、绿色花叶;
3.问问幼儿假如我们要画向日葵的话,我们应该怎么画?请个别幼儿上来用粉笔试一试。引导鼓励。
4.范画出示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老师画的向日葵是什么样子的?并说一说。
5.教师总结向日葵特点,并示范向日葵画法,让幼儿观察绘画顺序。
6.让幼儿作画,并鼓励幼儿大胆添绘景物,丰富画面。
7.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8.幼儿作品展示,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画,并展示在作品展示区。
五、活动反思
幼儿乐在其中,都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向日葵。
但是构图和添绘还需加强。
少儿美术教案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绘画,开拓视野。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对材料的运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初步了解人物的表情。
教学重点:
对材料的使用
教学难点:
鸡蛋变成脸蛋的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
:
(1)感受鸡蛋:
1、看一看:什么颜色,
2、什么形状?
3、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2)鸡蛋的用处(简要):
(3)对人物脸蛋的认识:
1、脸上有什么东西?在什么位置?
2、人物表情:
喜:眉弯,眼眯,嘴上翘;
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哀:眼、嘴向下,眉头皱;
乐:眉开,眼弯,咧嘴笑
每个表情分别请学生上台表演,然后总结其特点,出示课前准备的范画。
(4)鸡蛋变脸:
1、你用什么工具把鸡蛋变成一张脸?
2、你要把它变成一个怎样的脸?(什么表情)
3、作品欣赏。
4、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把手中的鸡蛋变成一个脸蛋。
5、作品展示。个别学生讲解作品。
6、课堂总结。表扬绘画认真,作品质量好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