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最新5篇】
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 篇一: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习惯
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有助于保护孩子的健康,还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因此,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教学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勤洗手习惯。
2. 培养幼儿的饭前饭后漱口习惯。
3. 培养幼儿的定期洗澡习惯。
4. 培养幼儿的穿戴整齐、环境整洁的习惯。
二、教学活动
1. 洗手习惯培养
a.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肥皂搓手、搓掌心、搓指间、搓指尖和搓手背等步骤。
b. 引导幼儿每次进餐前、上厕所后、玩耍后等时刻洗手。
c. 制作洗手液,让幼儿亲手制作并使用洗手液洗手。
2. 漱口习惯培养
a. 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饭前饭后漱口的重要性。
b. 教师为幼儿展示正确的漱口方法,如用牙刷轻轻刷牙龈和舌苔。
c. 在食堂设置漱口区域,引导幼儿每次进餐前后漱口。
3. 洗澡习惯培养
a. 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洗澡的好处。
b. 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澡方法,包括用温水擦洗身体、洗头发等步骤。
c. 定期组织幼儿集体洗澡,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4. 穿戴整齐、环境整洁的习惯培养
a. 教师示范穿戴整齐的标准,如衣服要整洁、鞋子要干净等。
b. 教师引导幼儿自觉整理自己的衣物和玩具,保持环境整洁。
c. 定期组织幼儿参与环境整洁的活动,如清洁教室、整理玩具等。
三、评估方法
1. 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自觉洗手、漱口和洗澡。
2. 观察幼儿的穿戴和环境整洁情况。
3. 记录幼儿的卫生习惯培养情况,包括每个孩子的进步和困难。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示范和引导,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 篇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卫生习惯
引言:在幼儿园阶段,游戏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通过有趣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本教案旨在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
一、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洗手习惯。
2. 培养幼儿的漱口习惯。
3. 培养幼儿的洗澡习惯。
4. 培养幼儿的穿戴整齐、环境整洁的习惯。
二、教学活动
1. 洗手游戏
a. 制作洗手液,让幼儿亲手制作并使用洗手液洗手。
b. 在游戏时间设置洗手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 漱口游戏
a. 教师为幼儿展示正确的漱口方法,并引导幼儿模仿。
b. 在游戏中,设置“漱口比赛”,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漱口,比赛谁刷牙最干净。
3. 洗澡游戏
a. 制作洗澡玩具,让幼儿在洗澡时玩耍,增加洗澡的趣味性。
b. 在游戏中,设置“洗澡接力赛”,幼儿分组进行接力洗澡比赛。
4. 穿戴整齐、环境整洁游戏
a.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玩“穿衣服比赛”,比赛谁最快穿戴整齐。
b. 设置“环境整洁比赛”,幼儿分组进行环境整洁比赛。
三、评估方法
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洗手、漱口、洗澡和穿戴整齐等方面。
2. 记录幼儿的进步和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幼儿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和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兴趣,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同时,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使幼儿懂得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知道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2、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情景歌曲《找朋友》、《讲卫生》,课件《小猪变干净了》,人手一份洗手用具(水盆、香皂、毛巾)。
活动过程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听!什么声音?(播放录音《找朋友》)是谁在找朋友呀?他找到朋友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评析:此环节有效利用“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猜想的兴趣,从而激起了幼儿的观看愿望。)
二、看课件《小猪变干净了》
1、师:小猪找到朋友了吗?
幼儿:没有。
2、师:为什么小兔子和小白鹅都不愿意跟小猪玩?
幼儿:因为小猪太脏了。
3、师:小猪该怎么办呢?咱们来帮他想个办法吧。
幼儿A:自己玩。
幼儿B:自己玩多没意思。再找别人去。
幼儿C:别人也会嫌他脏,不跟他玩。小猪应该洗干净。
师:咱们来看看小猪是怎么做的。
继续看课件后提问:
4、师:小猪是怎样变干净的?
幼儿:洗澡!
5、师:小猪变干净后,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它玩了吗?
幼儿:小兔子和小白鹅都愿意跟小猪玩了,他们玩得可开心了。
6、师:你喜欢跟什么样的朋友玩?脏的,还是干净的?
幼儿:我喜欢干净的朋友。
小结:小兔子和小白鹅愿意跟干净的小猪玩,我们喜欢跟干净的朋友玩,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
(评析: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动画课件,通过视听结合调动幼儿的感官参与,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利用幼儿乐于帮助别人的特点启发他们帮小猪想办法。在此过程中,孩子们能够认真观看,主动思考。)
三、洗澡
1、师: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小猪用洗澡的方法变干净了,我们也来洗洗澡,做个干净的孩子吧。从哪儿开始洗呢?
幼儿A:洗脸。
幼儿B:洗胳膊。
幼儿C:洗头发。
师:请跟我一起,咱们从上往下洗。
2、和着《洗刷刷》的节拍做洗澡律动。
小结:洗个澡真舒服呀!天热了,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
(评析:“大家都喜欢干净的孩子”激发了幼儿做干净孩子的愿望,我就迎合他们的愿望,安排了“洗澡”这个环节。而且活泼的律动式充分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洗手
1、师:每天,我们的小手用的最多,最容易脏了。小手是怎样变脏的?
(幼儿:玩积木、玩沙、写字、做游戏、上厕所)
2、师:每当我们用手来做事情的时候,小手就会变脏。手脏了会有什么害处?
幼儿A:手脏了,小朋友就不和我拉手了。
幼儿B:手脏了会把衣服摸脏。
幼儿C:如果用脏手拿东西吃会生病的。
3、师:哎呀!手脏了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害处呀!我们快来想办法保持小手干净清洁吧。
幼儿A:不摸脏东西。
幼儿B:洗手。手脏了就洗洗,上厕所回来洗洗手,吃饭以前洗洗手。
4、师:你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洗小手的儿歌《洗手歌》。
教师先便做动作边逐句教诵,然后师幼一起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儿歌。
5、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怎样把小手洗干净了,现在,我们就用水把小手洗干净吧。
教师和孩子洗手动作同步进行,在洗手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湿湿手—抹香皂—搓手心—搓手背——搓指逢—搓手腕—洗掉香皂沫—甩甩水—擦干手。
6、师:(检查每个孩子的小手)现在,你们的小手白白的,香香的,洗得真干净!
小结:小手表面的脏东西容易洗掉,藏到指甲缝里的脏东西就不那么容易西干净了,所以,我们还要勤剪指甲,不让脏东西住进去。小手干净了,就会少生病,我们一定记住饭前便后要洗手。
(评析:此环节我直接从跟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入手。每个孩子都有相关经验,所以互动性很强。其间,我利用儿歌使枯燥的洗手的方法变得富有趣味性,并且,真实的洗手活动加深了幼儿的记忆。同时,我注意到适时的表扬好象,让孩子们更乐于参加活动。)
五、刷牙
1、师:手脏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害处,嘴巴经常吃东西,牙齿也会变脏。牙齿脏了会有什么害处?
幼儿A:嘴里有味,不好闻。
幼儿B:牙齿会变黑。
幼儿C:生蛀牙。
2、师:哎呀,牙齿脏了真可怕!怎样让牙齿变干净?
幼儿A:漱漱口。
幼儿B;睡觉前不吃东西。
幼儿C:刷牙。
3、齐说儿歌《刷牙》,并做律动。
小结:保护牙齿,保持口腔卫生,要做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评析:幼儿对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总是很关心,而且,他们已经有了保护自己的初步意识,所以此环节激发了幼儿保护牙齿的愿望。)
六、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师幼共同总结:
今天,小朋友知道了人们都喜欢干净的孩子。我们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做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
(评析:在总结时,我一改往常单纯老师说孩子听的方法,而是将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我的提示下,由孩子们自己总结出来,不仅检查了孩子们的接受情况,也再次加深了孩子们对良好卫生习惯的.了解。
七、结束:
做律动《讲卫生》,带幼儿出活动室。
(评析:律动《讲卫生》,紧扣主题,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请家长督促孩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本活动设计,环节比较清晰、紧凑。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把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注意动静交替,采用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让幼儿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能在饶有兴趣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教育,并积极培养师幼关系,重视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本活动围绕“爱清洁讲卫生”的目标,按照由总到分的步骤层层展开,环环都紧扣主题,而且,教师能够利用有趣的活动强化幼儿掌握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上厕所时的注意事项,知道憋尿不利于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入厕习惯。
教学准备:
1.幼儿用书。
2.课件。
教学过程
1、幼儿看书,直接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看看这些画面上都说了些什么?
(2)幼儿观看幼儿用书片刻并回答。
(3)教师: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做什么?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势一样吗?
(4)幼儿回答。
2、出示课件,了解如厕时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
(1)教师:书上的女
孩是怎么上厕所的?如厕后,我们应该做什么呢?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2)幼儿认真阅读幼儿用书后回答。教师小结:女孩是坐在座便器上的,她用手纸从前后擦屁股。如厕后,我们一定不要忘记拉好衣裤、冲水和洗手哦!
(3)教师:在幼儿园如厕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4)幼儿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在幼儿园如厕时,上厕所的小朋友会比较多,这时我们应注意排队和等待,在等待时不要拥挤,推搡,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发现及时解手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1)教师讲述事例:君君玩游戏时兴致勃勃的,老师提醒小朋友们要去解小便了,他却说:"我没便",其实是他不想离开自己正在玩的玩具。过了一会儿,大家开始收拾玩具了,君君这才觉得自己憋不住了,于是赶紧往洗手间跑去,但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控制不住自己,尿在了身上。
(2)教师:君君为什么会尿在身上呢?他这样憋尿好吗?怎样才不会尿在身上呢?
(3)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小结:有了尿意的时候要及时解手,长期憋尿会影响身体健康的。君君在玩玩具期间应该去解一次手,这样他就不会尿裤子了。
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小班教案 篇五
一、活动依据
进入六月,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主题《难忘夏天》。在这个主题中,主要是和孩子一起感知夏季的明显特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等。结合教育目标及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从“玩沙玩水;下雨了;天热了。等角度和孩子们共同去探索。本周我们进入玩沙玩水单元,从周一到现在,我们经过了准备,收集,讨论,体验的简单过程,丰富了孩子的原有生活经验。今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展《玩水真有趣》的活动,是想通过活动让孩子充分感知水的特性,初步体验科学知识,喜欢玩水,主动解决玩水中的问题,建立玩水的相应规则。为此,我们今天开展《玩水真有趣》的活动。
二、生活环节
1、来园:有礼貌的与老师问好,学习观察自然角中的小动物。
2、进餐:听音乐安静的进餐,主动的将桌子擦干净。
3 盥洗:认真的洗手,摘下毛巾将手上的水擦干。
4、入厕:会排队,做到不推,不挤。
5、午睡:睡醒后,知道不打扰同伴。
6、午检:学习自己穿衣服,有困难知道找成人帮助。
三、教育活动:玩水真有趣
1 、目标:感知水的特征,获得初步的科学知识。喜欢玩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 、材料:水桶、气球、水球、漏斗、水枪、管子、瓶子等。
3 、过程:
(1)交代任务:今天我们来玩水。水可以做什么?介绍今天的材料。
(2) 运水:注意安全,和孩子一起运水,体验劳动的辛劳与快乐。
(3)玩水:洗一洗
浇草浇花
做饭洗碗
导水实验
小船游戏
水具
瓶子与袋子
动物洗澡
提供丰富材料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探索,在发现和探索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收拾和整理 师生共同收拾材料和整理场地,入厕洗手喝水,准备进入活动区。
四、活动区活动
开放区域:音乐区
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听音乐自由的律动,会简单的装扮自己。
投放材料:头饰、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开放区域:建筑区
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学习自己做记录图,有成功感。
投放材料:积塑、积木、白纸、彩笔等。
开放区域:美工区
重点指导: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玩橡皮泥。
投放材料:橡皮泥、牙签、乳胶、剪刀等。
开放区域:自然角
重点指导:学习用放大镜观察小昆虫,大胆的与同伴交流。
投放材料:各种小昆虫、放大镜、馒头渣等。
开放区域:益智区
重点指导:能耐心的做完一件事情,并将玩具收放整齐。
投放材料:各类拼图、接龙玩具等。
开放区域:娃娃家
重点指导:学习用刀切的方法,能和同伴友好的交往。
投放材料:刀、案板、黄瓜段、一次性纸盘等。
开放区域:玩水区
重点指导:用多种材料探索水的特性
投放材料:漏斗、塑料管、纸船、水桶等。
五、户外活动
(一)目标
1能动作协调的单脚跳,积极的参加游戏。
2能和同伴友好的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二)材料 头饰、沙具、水具、球等。
(三)进行
1、集体活动
(1)游戏 《咪咪转》 《老狼几点钟》
(2)玩沙 用多种工具材料开展玩沙游戏。
2、自由活动
(1)《 玩水真快乐 》继续和孩子们一起玩水。
(2)知道男孩子遵守规则踢足球。
六、教师自评
1、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幼儿情绪积极,专注,投入。充分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探索,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并积极的与老师,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实现教育目标,活动较为成功。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让幼儿较长时间探索,可利用户外开辟玩沙玩水区。
2、活动区活动
幼儿活动积极主动,能认真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选择的活动,情绪积极而稳定,可谓“活而不乱”,是托班以来,较高水平的一次活动区活动。收拾整理环节,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但进区的游戏票还有个别幼儿忘记收好,有待继续巩固培养。
3、户外活动
活动中,幼儿能在老师的带动下,情绪积极的参加各种活动,达到锻炼的目的。尤其在玩沙玩水环节中表现的更为突出。积极的参与,认真的探索,实现了户外活动的价值。今后,还要注意动静交替的原则,把握运动规律,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