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离骚优秀教案「高中必修一」(最新3篇)

屈原离骚优秀教案「高中必修一」 篇一

标题:《屈原离骚》——诗歌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

导入:师生共同欣赏《屈原离骚》的片段,感受其中的音韵之美和意境之深。

一、《屈原离骚》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点

1. 诗歌形式:五言古诗,分为十章,每章四句。

2. 音韵格律:以平仄、押韵等手法展现音韵之美。

3. 意象丰富:运用大量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开拓了诗歌的意境空间。

4. 表达情感:通过诗歌的语言和音韵,表达了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

二、《屈原离骚》的审美价值

1. 开拓想象力:通过描绘神话般的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展视野。

2. 增强审美能力:通过欣赏诗歌的音韵之美,培养学生对音乐和文学的审美能力。

3. 提升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屈原离骚》,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4. 培养情感与思考:通过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

1. 合作阅读:学生分组,共同阅读《屈原离骚》,互相交流理解与感受。

2. 朗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屈原离骚》的朗诵比赛,展示诗歌的美感与表达力。

3. 创作任务: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相关的诗歌或散文作品。

4. 文化探究:引导学生了解《屈原离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拓宽知识面。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屈原离骚》的诗歌形式、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欣赏、朗诵和创作等活动,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素养和情感思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同时,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也得到了满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屈原离骚优秀教案「高中必修一」 篇二

标题:《屈原离骚》——启迪青少年的情感与人生思考

导入:通过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屈原离骚》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屈原离骚》的情感表达

1. 忧国忧民: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忧虑。

2. 爱国之情:屈原的诗中充满了深深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3. 追求自由: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个人命运与自由之间的矛盾。

二、《屈原离骚》的人生思考

1. 人生哲理:通过屈原的诗歌,学生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思考人生中的困境和选择。

2. 心灵的升华:通过欣赏《屈原离骚》的音韵之美和意境之深,学生可以感受到心灵的升华与净化。

3. 勇往直前:屈原在诗中表达了坚持信念、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不畏困难。

三、教学方法与活动设计

1. 分组朗诵:学生分组进行《屈原离骚》的朗诵,展示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人生思考。

2. 情感分享:通过小组讨论或写作,学生分享自己对《屈原离骚》的情感体会和人生思考。

3. 视听欣赏:教师选取与《屈原离骚》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思考。

4.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创作相关的诗歌或散文作品。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屈原离骚》的情感表达和人生思考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通过朗诵、分享和创作等活动,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人生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同时,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诗歌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并且在情感与人生思考方面得到了启迪。

屈原离骚优秀教案「高中必修一」 篇三

屈原离骚优秀教案「高中必修一」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欢迎阅读。

  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兴趣。

  2、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学习、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和重读。

  【教学重点、难点】

  1、赋和比的写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诵。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

  (解说;本文是一篇节奏感很强的古代抒情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时应以朗读为主,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古诗的感悟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以完成教学目标。)

  【媒体设计】

  放录音或配音朗读。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抒情诗。“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从中节选出来的。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⑴ 读课文。放录音,扫除文字障碍。

  ⑵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解弄清文章内容,并进一步强化生难字(教师巡回指导)。

  ⑶ 学生就疑难字、词、句提问。

  ⑷ 课堂训练。

  ① 区别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兮

  竟周容以为度

  固:

  固时俗之工巧兮

  自前世而固然

  ②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⑸ 课文总理。

  全诗工13节,26句。前7节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后6节抒发不变初衷之决心。

  ⑹ 放录音,指导朗读、背诵。

  2、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具体研习课文

  1、讨论诗人追求的理想:

  明确:

  总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贤能,楚国能繁荣富强。具体表现:

  ⑴ 热爱祖国、忧国忧民。

  ⑵ 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美好的品德。

  2、研习1~7节:

  ⑴ 这一层作者自述遭贬的政治原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的话概括遭贬原因。

  ⑵ 面对遭贬,屈原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3、研习8~13节:

  诗中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据此,有人认为:面对强大的敌人,屈原妥协了。请同学们朗读后讨论。

  三、欣赏品味

  1、品味赋的写法: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易于接受。如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品味比的写法:

  本文用花草禽鸟来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还用打比方来说理。如用“鸟之不群兮”来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讨论:屈原的精神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的精神影响到哪些后来人?你怎样看待这种精神?请将你的看法写成短文。

  教案二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目标3。

  【教学方式】

  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而与之在文学史上有“风骚”并称之誉的《离骚》。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课文简析

  1、《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段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来,是照应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来形容“情”的。所以虽然没有用“如”、“似”、“若”之类字眼,也未加说明,却喻意自明。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精彩3篇】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认识12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生词。 2、朗读课文,背诵第2至第4自然段。 过程、方法 用读读画画说说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
教案大全2018-01-03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教案【精彩3篇】

《动手做做看》语文教案(精简3篇)

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
教案大全2014-05-01
《动手做做看》语文教案(精简3篇)

《木瓜恰恰恰》中班打击乐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木瓜恰恰恰》中班打击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木...
教案大全2017-05-09
《木瓜恰恰恰》中班打击乐教案(最新6篇)

小班科学教案:小鸡和小鸭(实用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教案:小鸡和小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班科学教案:小鸡和...
教案大全2012-01-03
小班科学教案:小鸡和小鸭(实用4篇)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教学反思(精选3篇)

大班美术《树叶变变变》反思: 秋天到了,许多的树叶都变成了红色、黄色,看着一片片的树叶,这是多么好的作画材料,于是我们结合季节,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为我们的《树叶粘贴画》活动做准备。...
教案大全2015-01-02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教学反思(精选3篇)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
教案大全2011-07-08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