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推荐3篇】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篇一
引言: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经典的应用题之一,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代数方程的理解和运用。本教案将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理解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理解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鸡和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鸡和兔子的特点和区别。然后出示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一共有鸡和兔子30只,脚的总数是90只,请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概念讲解:解释什么是代数方程,如何通过代数方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 实践操作: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辅导学生如何列方程和解方程,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拓展应用:出示更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5.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
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运用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篇二
引言: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经典的应用题之一,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代数方程的理解和运用。本教案将结合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方法,理解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运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理解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上面有鸡和兔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鸡和兔子的特点和区别。然后出示一个鸡兔同笼的问题:“一共有鸡和兔子30只,脚的总数是90只,请问鸡和兔子各有多少只?”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概念讲解:解释什么是代数方程,如何通过代数方程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方程的方式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 实践操作: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鸡兔同笼问题。辅导学生如何列方程和解方程,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拓展应用:出示更复杂的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所学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5. 归纳总结:让学生总结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四、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问题
代数方程的概念和运用
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篇三
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教案
数也可以求出来。
6、小结:现在你能从新总结一下这些方法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吗?数目比较小时,用列表法。数目比较大时,列表法计算量大,就有局限性,比较麻烦,最好用假设法比较好。用假设法时要特别注意:如果假设是鸡而先求出的就是兔子,如果假设的是兔子那先求出的是鸡,两者相反。
* 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1、假如让鸡抬起一只脚,兔子抬起两只脚,还有94÷2=47只脚。
2、这时每只鸡一只脚,每只兔子两只脚。笼子里只要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
3、这时脚的总数与头的总数之差47-35=12,就是兔子的只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105页“做一做”的1、2题。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化繁为简
列表法
假设法:1)假设都是鸡
2)假设都是兔
教学反思: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鸡兔同笼》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安排“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其教学方法与常规课不同。数学广角重在向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此内容时,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学情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于理解,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虽然具备了应用逐一尝试法、列表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他们已初步接触多种解题策略,会一些基本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是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需要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方法的一般性。
教学重点:会用画图法、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难点:用合理的方法解答生活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播放《奔跑吧,兄弟》主题曲,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的主题曲吗?
2.播放视频,介绍:2015年4月24日这期的《奔跑吧,兄弟》中,各位跑男被带到有密码的房间里,陈赫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这道题被收在《孙子算经》中,《孙子算经》是我国古代一部非常重要的数学名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趣题 “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好吗?大家请看。
出示题目: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一共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探究用猜测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习方式:自学教材,小组合作交流
1.师:请大家自由读题,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信息?
生: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
师:还有补充吗?有两个隐藏条件看谁细心发现了?。
生:鸡有2条腿,兔子有4条腿。鸡和兔一共有8个头。鸡兔一共有26条腿。求分别有几只?师评:他还发现了隐藏条件,审题真细心。
2.先猜一猜,鸡兔可能有几只?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16条腿,而题目中是26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32条腿。
(1)师: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好吗?翻开书104页,按照顺序列表试一试。
(2)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从尝试举例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小组
的同学说一说。(汇报交流)
小结讲解:鸡兔的总只数不变,多一只兔子就会少一只鸡,并会增加两只脚;多一只鸡就会少一只兔子,并会少两只脚。
活动二:探究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学习方式:自学教材,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1:假设全都是鸡:2×8=16(条)26-16=10(条) 10÷2=5(只)??兔子 8-5=3(只)??鸡 谁有不懂得问题要问他?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看演示板书“假设法。”
师:除了可以假设都是鸡,还可以怎样假设呢?
小组2:引导学生说出都是兔,并演示。
师:实际上,你们刚才的这些方法都运用了一种数学思想。你们知道是什么思想么?
师:真好,你们发现了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就是假设思想。如果我们学会了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啊,那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很多很多问题,是不是啊。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很多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些方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假设。所以鸡兔同笼问题又叫假设问题。)
3、发散思考、加深理解。
下面我们来帮陈赫找到他房间的密码,解放他吧!
出示:鸡兔同笼,有35个头,94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师:我们发现课本上的假设法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现在大家换一种假设法来思考。你们看,这样行不行?
生:是什么样的假设法,让我们先睹为快!
师:是这样的,如果让每只兔子都立起两条腿,这时,鸡和兔的脚数是相等的,接下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生:每个头有两条腿,35个头是70条腿。(94-70)少了24条腿,正好可以求出兔子的只数,24除以2等于12。
生:鸡的只数为:35-12 = 23(只)。
师:还有别的做法吗?怎样解答?
生:把每只鸡的翅膀看成是两条腿。这样每只头对应的是4条腿。共有140条腿,多出46条腿,多出的是23只鸡的腿,那么,兔的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