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小律动教案(精选4篇)
中班小律动教案 篇一
标题:中班小律动教案:运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
1. 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 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技巧;
3. 通过运动中的学习,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
2. 多彩的小球;
3. 动物卡片(如猫、狗、鸟等);
4. 圆形、方形、三角形的卡片;
5. 幼儿喜欢的动画卡通片。
教学过程:
1. 热身运动(5分钟):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摇摆手臂、转动脖子等。
2. 小球运动(10分钟):给每个幼儿分发一颗小球,让他们站在原地,用手将小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教师可以示范后,引导幼儿跟着做。然后,教师喊出一个颜色,幼儿需要将相应颜色的小球滚动到指定位置,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注意力。
3. 动物运动(15分钟):教师出示不同的动物卡片,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例如,出示猫的卡片,幼儿需蹲下来模仿猫的姿势;出示鸟的卡片,幼儿需跳起来模仿鸟的飞翔动作。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到不同动物的特点,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4. 形状运动(10分钟):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卡片,例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幼儿需要模仿卡片上的形状做相应动作。例如,出示圆形卡片,幼儿需做旋转的动作;出示方形卡片,幼儿需做伸展的动作。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学习到不同形状的特点,同时锻炼他们的动作技巧。
5. 活动总结(5分钟):播放幼儿喜欢的动画卡通片,让他们放松身心,同时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在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引导他们总结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篇二
标题:中班小律动教案:舞动生活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通过舞蹈活动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器;
2. 幼儿喜欢的舞蹈音乐;
3. 彩色纸张和颜色笔。
教学过程:
1. 音乐鉴赏(5分钟):播放幼儿喜欢的舞蹈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用身体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喜好。
2. 自由表达(10分钟):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张和颜色笔,让他们自由绘画,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和想象。教师可以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感觉和表现自己的情感。
3. 舞蹈创作(15分钟):教师给幼儿示范简单的舞蹈动作,然后让幼儿跟着做。随后,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创作舞蹈动作,可以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绘画作品中的形状、颜色等元素来设计舞蹈动作。幼儿可以分组进行表演,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4. 舞蹈展示(10分钟):教师播放幼儿喜欢的舞蹈音乐,让幼儿用之前创作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其他幼儿可以观看并鼓励他们的同伴。
5.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分享自己的表演经历和感受。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通过以上两篇文章的教案,中班的幼儿可以在运动和舞蹈的活动中,通过创造、表演、感受音乐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动作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愉快学习,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
中班小律动教案 篇三
设计意图: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孩子们对声音特别是小动物的叫声和大自然的声音非常感兴趣。在平日活动中发现小朋友们喜欢学各种小动物不同节奏的叫声,在摆弄各种打击乐器的同时,能将其声音的简单节奏表现出来。幼儿音乐活动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技艺和技能,所以我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制作打击乐器,培养积极动脑、动手的好习惯,通过做一做、练一练,激发幼儿制作兴趣,使他们敢于尝试乐于尝试,学习为乐曲伴奏,培养创作精神,体验演奏活动的快乐,设计了这节音乐活动—律动《小青蛙》。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型××|×××|;
2、 幼儿尝试制作打击乐器并为乐曲伴奏;
3、 再熟悉儿歌的.基础上通过肢体动作及情境表演感受音乐的生动有趣;
4、 在集体演奏中保持与音乐以及他人的协调一致,体验团结协作参与演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制作蛙鸣筒(铝棒、竹签、珠子、吸管、胶布、椰奶罐);
2、 木鱼、马蹄板、铃鼓、串铃、响板;
3、 节奏卡两张、律动磁带;
4、 青蛙头饰与师幼人数相同;
5、 情景创设、池塘、荷叶、一只小青蛙。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 师幼问好:
(二) 以节奏型 × ××|×××|; ××|××|。
师: 小 朋友 你们 好。 幼:老师 你好。
(三) 复习节奏:
A出示木鱼,幼儿拍手打节拍。
1、× 2、××| 3、×××|××× 4、×××| ×××
5、×××| ×××。
B小朋友学小动物叫,老师来打节奏。
C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学小动物叫,并以相应的节奏表现出小动物叫声。
基本部分
1、 出示蛙鸣筒,请幼儿初步掌握使用蛙鸣筒的方法和儿歌中使用蛙鸣筒的位置;
2、 滑动蛙鸣棒,根据它发出的声音告诉幼儿蛙鸣筒的名称;
3、 请幼儿诵读儿歌《小青蛙》,教师用蛙鸣筒伴奏;
4、 认识节奏型 ××|×××|,出示节奏图;
5、 制作部分
简单介绍材料,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制作打击乐器并体验;
6、 欣赏(情景表演,小青蛙出场,播放乐曲);
7、 表演活动(互换角色)。
结束部分
1、 创编根据小朋友大胆创编并鼓励小朋友用叫声或蛙鸣筒打出相应节奏。
2、 游戏播放音乐,请小朋友继续活动。
延伸
1、 投放蛙鸣筒制作材料,满足幼儿制作欲望;
2、 投放乐曲磁带及已做好的蛙鸣筒丰富幼儿区角活动。
中班小律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感知木工劳动程序的基础上,学习有序地创编“小木匠”的律动。
2.熟悉每一乐句,初步学会按乐句做动作。
3.做动作时注意调
整与同伴间的距离,不相互碰撞。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木匠的基本工作。
2.木匠工具若干、图片。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我们坐的椅子是哪里来的?谁做的?
是怎么做出来的?要用到哪些工具?
△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工具,分解练习单个动作(师清唱旋律)。动作要领:
锯木头:怎样锯才会显得更有力?
刨木板:幅度达、夸张
钉钉子:能否钉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怎么钉?
刷油漆:来回刷、眼睛看着刷子
师:木匠师傅真了不起,做工辛苦吗?一起练习擦汗的动作。
△木匠要把木材作成椅子,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师一次性出示图片小结:扛→锯→刨→钉→刷
2.师:今天我们来学木匠师傅做椅子。
⑴师幼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⑵师:做了一张漂亮的椅子心里是什么感觉?我最后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把高兴的表情、动作做出来。(师幼第二次完整表演)
⑶师:现在大木匠不做了,请小木匠们来试试看,能否作出一把椅子来。(幼儿分成两组轮流表演,两遍)教师给完成椅子的小木匠戴帽子以示鼓励。
⑷问:你做的椅子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想送给谁?我们再来做一张椅子送给别的好朋友。(师幼第五次完整做)
△师:今天我们做了这么多张椅子,真辛苦,收工啦,我们扛起椅子去休息吧!
附音乐:
噢,苏珊娜
1=C 2|4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12 |
35 5.6 | 53 1.2 | 33 2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0 | 4 4 |
6 6 . | 55 31 | 2 012 | 35 5.6 | 53 1.2 | 33 2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