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智力游戏教案(经典6篇)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篇一
标题: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
引言: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智力游戏是培养他们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班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游戏教案,帮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游戏一:形状拼图
目标: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形状识别和空间认知能力
材料:各种形状的拼图块
步骤:
1. 给每个孩子发一组形状拼图块。
2. 让孩子们观察拼图块的形状,并找出相同形状的块。
3. 让孩子们根据示例图案,将拼图块拼成相应的形状。
4. 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拼出其他形状,展示给大家。
二、游戏二:数字连连看
目标:培养学龄前儿童的数字识别和记忆能力
材料:数字卡片或纸板,每个数字至少有两张
步骤:
1. 将数字卡片或纸板随机放置在桌面上。
2. 让孩子们轮流翻开两张卡片,如果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同,就可以将这两张卡片拿走。
3. 如果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不同,就需要将卡片翻回去,保持原位。
4. 游戏继续,直到所有卡片都被拿走。
5. 最后,统计每个孩子拿到的卡片数量,数量最多的孩子获胜。
三、游戏三:找出不同
目标: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材料:一组图片,每组图片中有一个与其他图片不同的元素
步骤:
1. 给每个孩子发一组图片。
2. 让孩子们观察图片,找出与其他图片不同的元素,可以是颜色、形状、大小等。
3. 孩子们将找出的不同元素指给其他孩子看,其他孩子也要观察是否一致。
4. 继续进行,直到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找出不同元素。
5. 最后,可让孩子们自己设计一组图片,挑战其他孩子。
结论:
通过上述三种智力游戏,小班学龄前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形状识别、数字识别、观察力和注意力等认知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适时调整游戏的难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篇二
标题:小班智力游戏教案: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引言:
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学龄前儿童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力游戏,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小班学龄前儿童的智力游戏教案,帮助他们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游戏一:故事续写
目标: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材料:一本图画故事书或故事卡片
步骤:
1. 教师给孩子们讲述一个故事的开头部分,并展示相应的图画。
2. 让孩子们轮流续写故事的中间和结尾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进行创作。
3. 鼓励孩子们在续写故事时加入自己的情节和角色,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最后,可以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故事,并一起欣赏彼此的创作。
二、游戏二:迷宫探险
目标:培养学龄前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材料:迷宫图纸,每个孩子一张
步骤:
1. 给每个孩子发一张迷宫图纸,并解释规则:孩子们需要从迷宫的入口找到通往出口的路径。
2. 孩子们可以用笔在图纸上标记自己的行走路径,但不能超出迷宫边界。
3. 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
4.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能力适当调整迷宫的复杂度,挑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5. 游戏结束后,可以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心得体会。
三、游戏三:物品分类
目标: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一些小玩具或图片,具有不同的特征
步骤:
1. 教师将一些小玩具或图片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观察这些物品。
2. 孩子们需要根据物品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按颜色、形状、功能等进行分类。
3. 孩子们可以用手指指向物品,或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分类方法。
4. 鼓励孩子们尝试不同的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5. 最后,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带来一些物品,让其他孩子对其进行分类。
结论:
通过上述三种智力游戏,小班学龄前儿童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分类思维。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能力,适时调整游戏的难度,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篇三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知道更多的安全自救常识;
2、教育幼儿遇到困难应积极动脑想办法,培养幼儿的应变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博士牌
活动过程:
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幼儿面前,引起幼儿兴趣。鼓励幼儿在比赛中动脑、勇敢发言,哪一队得分多哪一队为胜。将幼儿分成四组,每组10人,鼓励幼儿互相合作,为本组胜利而努力。
1、对错
选择,教师出示图片后幼儿选择:
(1)坐汽车时把头、手伸出车窗;
(2)在马路上踢足球;
(3)过马路走人行道;
(4)玩滑梯拥挤;
(5)着火拨打119报警;
(6)吃水果削皮;
(7)在铁轨上玩;
(8)在电源插座附近帖防电标志。
2、配对:将图片打乱,每组一人,找得多的按配成对数加分。
将有联系的事物图片放在一起:
(1)夏天裙子
(2)下雨雨伞
(3)110警车
(4)119消防车
(5)120救护车
(6)手指破了纱布、红药水、胶布
(7)冬天棉衣
(8)铅笔、本书包
3、抢答,抢答对得1分:
(1)妈妈给我吃的药外面很甜,不生病的时候可以吃吗?为什么?
(2)家中来了坏人你怎么办?
(3)着火时候小明马上就往外跑,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东东特别喜欢看电视,经常自己打开电视,一天他洗手后没擦干手就去插电源插头,妈妈不让他插,妈妈做的对吗?为什么?
(5)楠楠和妈妈去商店,人很多,他和妈妈走散了,有个人说“我带你去找妈妈”,楠楠说“我不认识你,我不跟你走”。楠楠做得对吗?怎样找妈妈?
(6)亮亮在幼儿园,一个叔叔来接亮亮,告诉亮亮他妈妈有事让他来接,亮亮该怎么办?
(7)芳芳自己在家中,这时有人来敲门,芳芳该怎么办?
(8)在市场你看到一个小偷去用刀割阿姨的包,你怎么办?
活动结束:
评选冠军小组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能根据指令作出各种动物动作,发展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魔术帽、魔术棒、小青蛙和小企鹅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出:教师扮演魔术师出场
教:小朋友们好,大魔术师给你们带来了精彩的魔术,想看吗?(想)
2.魔术表演
1)魔术师表演:
挥动魔棒:“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个小青蛙”。从帽中取出青蛙图片:“哇,魔术师表演得棒不棒?给我拍拍手。
同上再变出小企鹅,并请小朋友学学企鹅怎么走
2)请配班老师一起表演
魔术师挥动魔棒说:“变变变,把*老师变成大象”配班老师模仿大象走
魔术师再次挥动魔棒:“变变变,把方老师变成毛毛虫”没变,魔术师用魔棒在*老师头上一指说:“叮咚”,马上蹲下变成石头
3.魔术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教师提出要求
1)“变变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魔术师巡视,变得不对孩子的用魔术棒在他头上点一下“叮咚”,该名孩子立即蹲下做石头状。
2)“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小鸭子”
3)“变变变,变变变,变成大猩猩”
游戏可循环继续。
4.邀请幼儿当魔术师进行表演
教师:魔术师累了,想休息一下,谁愿意来当魔术师表演?
1)邀请一名幼儿当魔术师,为他戴上帽子,挥动魔术棒,男孩女孩分组游戏
2)继续邀请其他孩子,轮流表演,其他孩子集体表演
5.结束:
教师:魔术师今天太高兴了,和小朋友们一起变了那么多游戏。好了,我要回家了,下次再和你们一起玩。拜拜!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篇五
游戏目标:
1、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游戏准备:
幼儿已有各种动物的经验、简单的动作协调意识。
游戏玩法指导: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扮演各种小动物的样子,让幼儿根据动物的特点说说老师模仿的是哪种小动物。
教师扮演小鸟飞的样子让幼儿猜。教师:"咱们用手指点点鸟,鸟飞了,嘟啦啦。不见了!"幼儿会自觉的跟着老师的动作去模仿。
(二)、展开部分:
1、教师用手指律动的形式引出儿歌。
教师:"小朋友,姜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手指'魔术',让小朋友看看刘老师的手指能变成什么?"教师边做律动边说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手上。
2、引起幼儿兴趣之后,开始进入教授阶段。
教师:"点点虫,虫虫飞;点点鸡,鸡会啼;点点鸟,鸟飞了,嘟啦啦。教师边说边演示。"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一下,看看那个幼儿做的又好,说的又好听啊。"幼;"好。"做完之后领着幼儿入厕、洗手。
游戏反思:
这首儿歌是比较简短的,对于幼儿来说学念是非常容易的,那么如何让孩子们更有兴趣的念呢,我采用了演一演和集体游戏的方式。对于每一种动物我都让幼儿进行模仿表演并学说该句,使幼儿在动作表演中巩固认识,这一环节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模仿得都很到位,很多幼儿特别喜欢表现毛毛虫爬,总是手脚着地的表演,非常的形象。趁着这一活跃的气氛,我将活动的形式进行进一步的提升,玩集体游戏——点点虫。
小班智力游戏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鼓励其与同伴教师一起表演。
2、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并正确地说出红、黄、蓝、绿颜色。
[活动准备]
①红、黄、蓝、绿颜色的小星星道具若干
②各色球若干,红黄蓝绿小筐各一,塑料锤1个。
③小星星的音乐
一、出示图片
幼儿说出是什么颜色,巩固对红、黄、蓝、绿颜色的认识
二、送球宝宝回家:
“颜色宝宝到处藏,藏到小球上,把小球变得五颜六色了,小球高兴得飞起来了”教师把球洒向幼儿,让幼儿捡球,“星宝宝要找球了,咱们帮她把球送回家吧”幼儿把球放到相应的筐子里。
三、找颜色
“颜色宝宝真顽皮,它又藏起来了”咱们一起去找找它好吗?”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出各种颜色宝宝,找到后用手拍打并说出是什么颜色。
四、表演《小星星》
“太阳下山了,星宝宝出来了,满天都是漂亮的星宝宝,小朋友,快点摘下两个相同颜色的星宝宝,跟我们一起跳舞吧!”幼儿找到颜色相同的星宝宝,并说出是什么颜色的,找对的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星宝宝你在哪里?快点回家了”幼儿把星宝宝送回自己的家。
五、送自己回家
“我们都是颜色宝宝,我们玩了很长时间都累了,快点回家吧!”教师:“我是红色宝宝,我的家在这里!”幼儿身上贴着各种颜色,分别找到相应的家,游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