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逞之徒
“不逞之徒”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bù chěng zhī tú]
- 成语解释:
-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成语出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皆丧田焉,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成语例句:
- 如有不逞之徒假托民军,借端扰害治安,即为人民公敌。(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八回)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贬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犯罪分子或存心捣乱的人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不逞之徒
- 英文翻译:
- desperado
- 成语故事:
- 不逞之徒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不逞之徒”成语接龙
“不逞之徒”单字解释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逞:1.显示(自己的才能、威风等);夸耀:~能。~威风。~英雄。2.实现意愿;达到目的(多指坏事):得~。3.纵容;放任:~性子。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徒:1.步行:~步。~涉。2.空:~手。3.白白地:~然。~劳无益。4.只;仅仅:家~四壁。5.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6.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7.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8.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不逞之徒”的近义词
不法之徒 亡命之徒
“不逞之徒”造句
这些不逞之徒,一有机会便想浑水摸鱼,蠢蠢欲动。
只有严惩这帮不逞之徒,才能维护社会治安。
今陛下晨往宵归,臣恐不逞之徒,妄生矫诈。
厅长据报后,查其举动情形,显有一般不逞之徒,溷迹其间,藉端兹扰。
伯爵大人,现在都局势不稳,有些不逞之徒企图秘密破坏国家,妨害帝国总体战略的政策。
17K小说网提供不逞之徒最新章节在线阅读,每天更新不逞之徒最新章节以及自动生成不逞之徒txt全集下载地址。
今小人作孽,已伏宪章,恐不逞之徒,犹未能息。
裕与不逞之徒削弱王室,宗门能自修立者莫不害之。
这是赈灾使张山甫的好意,怕那些灾民中的不逞之徒铤而走险,才借给了我这些跟随。
潼关失守后,安禄山还没有到长安,士民就逃入山谷,宫嫔哭着散匿逃亡,将相府第之家委弃的宝货不可计数,不逞之徒成群结队争抢财物,一连几日都抢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