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惟艰
“行之惟艰”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xíng zhī wéi jiān]
- 成语解释:
- 惟:是。知道它并不难,去做它就难了
- 成语出处:
-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 成语例句:
-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想起古人‘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一句话上来,真不免要汗流浃背了。”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行之惟艰
- 英文翻译:
- Hard to do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行之惟艰”成语接龙
“行之惟艰”单字解释
行:[háng]1.行列:双~。杨柳成~。2.排行:您~几?。我~三。3.行业:内~。同~。在~。懂~。改~。各~各业。干一~,爱一~。~~出状元。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hàng]见〖树行子〗。[héng]见〖道行〗。[xíng]1.走:步~。人~道。日~千里。2.古代指路程:千里之~始于足下。3.指旅行或跟旅行有关的:~装。~程。~踪。西欧之~。4.流动性的;临时性的:~商。~营。5.流通;推行:~销。发~。风~。6.做;办:举~。执~。试~。~医。~不通。简便易~。~之有效。7.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多用于双音动词前):另~通知。即~查复。8.(旧读xìng)行为:品~。言~。罪~。兽~。9.可以:~,咱们就照这样办吧。算了,把事情说明白就~了。10.姓。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惟:1.同“唯”。2.思想;思考:思~(现在通常写作思维)。3.文言助词。常用在年、月、日之前:~八月既望。
艰:困难:~苦。~深。物力维~。
“行之惟艰”的近义词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知之非难,行之不易 知易行难 行之惟艰 非知之难,行之惟艰
“行之惟艰”造句
但古人说“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临别唠叨,是期盼各位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定力如磐而行走无疆。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构建新型的中西方关系“知易行难”。
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医药广告违法率虚假率低俗率仍居高不下。
然此事“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我作文多年,自愧仍是“比竹”耳。
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培育知行合一的道德责任感,把道德认知转化为行动自觉,还需要全党全社会付出艰苦的努力。
没错,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想必这是一件让你很苦恼的事情。
实属苦海之慈航,指迷之智烛,虽曰行之惟艰,然勿畏难而苟安也。
当然,无论对媒体还是广告监管部门,做到这些其难点往往不在自身、而在环境;“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在回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到“转变发展方式知易行难”时,*理也引用了“知易行难”,该词最早出自《尚书·说命中》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然而“知之非艰,行之惟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