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挥九制

“一挥九制”的解释

成语拼音:
[yī huī jiǔ zhì]
成语解释:
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谓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
宋·欧阳修《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尝直紫微阁,一日追封皇子公主九人,公方将下直,为之立马却坐,一挥九制数千言,文辞典雅,各得具体。”
成语例句:
刘敝临出局,倚马一挥九制,皆见书于史策。★宋·洪迈《容斋三笔·外制之难》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紧缩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一揮九制
英文翻译:
Nine systems in one swing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挥九制”成语接龙

“一挥九制”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摇动;舞动:~手。~舞。~刀。2.拂去;抹掉:~汗。3.抛出;散出:~金如土。~发。

: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冬练三~,夏练三伏。~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霄。~泉。三弯~转。~死一生。4.姓。

:1.制造:~版。~革。~图。炼~。缝~。这块奖牌是用铜~成的。2.拟订;规定:~定。因地~宜。3.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压~。限~。管~。节~。~伏。4.制度:全民所有~。民主集中~。5.姓。

“一挥九制”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