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观群怨

“兴观群怨”的解释

成语拼音:
[xìng guān qún yuàn]
成语解释:
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成语出处:
《论语 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成语例句:
明·顾起元《竹浪斋诗序》:“欲如古之所谓兴观群怨多识者,杳然不可复得于篇什内矣。”
是否常用: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興觀羣怨
英文翻译:
poem 's social function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兴观群怨”成语接龙

“兴观群怨”单字解释

:[xīng]1.兴盛;流行:复~。新~。现在已经不~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办。~工。~利除弊。百废俱~。4.起;起来:晨~(早晨起来)。夙~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来,也~不来。7.姓。[xìng]兴致;兴趣:豪~。助~。败~。雅~。游~。

:[guān]1.看:~看。走马~花。坐井~天。2.景象或样子:奇~。改~。3.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乐~。悲~。世界~。[guàn]1.道教的庙宇:道~。白云~。2.(Guàn)姓。

:1.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鸡~。建筑~。成~结队。2.众多的人:超~。~言堂。~策~力。3.成群的:~峰。~居。~集。4.用于成群的人或东西:一~孩子。一~马。5.姓。

:1.怨恨:抱~。结~。2.责怪:任劳任~。事情没办好只能~我自己。

“兴观群怨”造句

孔门诗论对志情言喻兴观群怨的阐释是显其有,老庄知白守黑道法的入化是尚其无。

这些诗很好地发挥了诗歌的“兴观群怨”的作用。

“吹拉弹唱镇中可问中外曲,兴观群怨民间好作古今诗。

对一个城市的“兴观群怨”,更多是出于对这个城市的热爱,而对城市形象的想象,根本的问题是对城市文化的自我剖析与认知。

孔子从《诗经》中生发的“兴观群怨”,涵盖了现代诗歌批评所津津乐道的认识、教育、审美三大作用,开启了中国文化“诗教”的传统。

文学的功能不光是“兴观群怨”,它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功能是“存”。

古代文人虽然以文言为宗,以诗歌表达兴观群怨,但有时也以游戏、调笑的笔墨写诗,表达某种幽默或嘲戏的态度。

孔子提出了“兴观群怨”的原则,很清楚地阐述了诗的感染与教育相结合的作用。

文迪认为,对生活充满激情、能洞悉生活百态、善于与人交流且爱憎分明,是谓今天的“兴观群怨”。

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怨而不伤,温柔敦厚嘛!”(梅白。

“兴观群怨”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