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一动

“一举一动”的解释

成语拼音:
[yī jǔ yī dòng]
成语解释:
指人的每一个动作;所有的行动。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著力。”
成语例句:
她的一举一动都象个多年的媳妇,麻利,老到,还带着点自得的劲儿。(老舍《骆驼祥子》十五)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人的言行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一,不能读作“yì”。
繁体字形:
一舉一動
英文翻译:
every act and every move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一举一动”成语接龙

“一举一动”单字解释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2.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3.兴起;起:~义。~兵。~火。4.生(孩子):~一男。5.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武~。7.提出:列~。~一反三。~个例子。8.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世。9.姓。

: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家人。你们~路走。这不是~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5.表示专一:~心~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让我闻~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声。看~眼。让我们商量~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请就来。~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1.(事物)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跟“静”相对):流~。风吹草~。你坐着别~。2.“働”是“劳动”的“动(動)”的异体字。3.改变(事物)原来的位置或样子:搬~。挪~。改~。~用。兴师~众。4.使用;使起作用:~笔。~手。~脑筋。5.触动(思想感情):~心。~怒。~了公愤。6.感动:~人。不为亲情所~。7.吃;喝(多用于否定式):这病不宜~荤腥。他向来不~酒。8.动不动;常常:~辄得咎。影片一经上演,观众~以万计。

“一举一动”的近义词

“一举一动”造句

对个人的一举一动常常战栗恐惧,总害怕出什么差错,这种心情就好像将要掉入深渊一样。

道德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让每个公民分清荣辱,树立崭新的社会风气;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启明星。

一言一行,不忘国土形象;一举一动,当思规范文明。

花时间学会真正理解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只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行为,一举一动要自重;讲话,一言一行要自重;处世,一事一物要自重;做人,一时一刻要自重!

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

一举一动,我之品性,贪作为,一闪念便毁我一世一生。

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

“一举一动”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