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六房
“三班六房”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sān bān liù fáng]
- 成语解释:
-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 成语出处: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回:“想这新年大节,老爷衙门里,三班六房,那一位不送帖子来?”
- 成语例句:
- 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你能直接同两县衙门里三班六房的朋友,或各街坐卡子的老总们,打堆顽耍。”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借指衙门的办事机构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近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三班六房
- 英文翻译:
- all the officials in the yamen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三班六房”成语接龙
“三班六房”单字解释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多数或多次:~思。~缄其口。3.姓。
班:1.为了工作或学习等目的而编成的组织:大~。作业~。进修~。2.指一天之内的一段工作时间:上~。晚~儿。值~。日夜三~。3.军队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排。4.旧指戏班,也用于剧团的名称:~规。搭~。三庆~。5.a)用于人群:这~姑娘真有干劲。b)用于定时开行的交通运输工具:你搭下一~飞机走吧。公共汽车每隔四分钟就有一~。6.按排定的时间开行的:~车。~机。7.调回或调动(军队):~师。8.姓。
六:[liù]1.数目。五加一的和。2.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5”。[lù]用于地名,如六安(在安徽)。
房:1.房子:一所~。三间~。瓦~。楼~。平~。2.房间:卧~。客~。书~。厨~。3.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蜂~。莲~(莲蓬)。4.指家族的分支:长~。堂~。远~。5.用于妻子、儿媳妇等:两~儿媳妇。6.二十八宿之一。7.姓。8.同“坊”(fáng)。
“三班六房”造句
你看县尊老爷,已将三个泼皮拘押起来,又命三班六房的衙役皂隶们满城寻索,处断不可谓不公。
“三班六房”们则劝说人们给卖油郎钱,于是人们纷纷往箩筐里一文、两文地扔起来,钟知事则坐在一旁抽起了水烟。
兴海楼前,一伙人早就在焦急地等待着,是县里三班六房的头头们和县里得知消息的富绅们。
大堂月台下,三班六房分列左右。
小小的上海县衙,三班六房,各种胥吏勾心斗角,你争我夺,乌烟瘴气。
以后与衙门里的三班六房打交道,全靠你家亲眷的关系,来多多关照。
张罗了几天,花了五十两银子买了一所小房子,可是进进出出的引起了邻居的注意,这位邻居不是旁人,正是洪泽县衙三班六房的头一号人物潘三爷。
就当众人兴致勃勃的讨论者傅大帅有多饭桶时,城门大开,王权大人带着三班六房以及城内守军将领迎了出来。
其下都有佐官,府为府丞,推官,六曹主事等,州有判官,行军司马,参军,六曹主事等,县有县丞,县尉,主薄,三班六房从事吏员等。
而当官的为了不出错,或者嫌麻烦,只能把这些事情都托付给底下的三班六房的衙役书办主薄等人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