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从字顺

“文从字顺”的解释

成语拼音:
[wén cóng zì shùn]
成语解释:
文句通顺、用词妥贴。从、顺:妥贴、通顺。
成语出处:
唐 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成语例句:
这贾家呢,第二个儿子今年廿四岁,在家读书,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文从字顺。(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是否常用:
常用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结构类型:
联合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顺,不能读作“sùn”。
繁体字形:
文従字順
英文翻译:
readable and fluen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文从字顺”成语接龙

“文从字顺”单字解释

: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英~。2.文章:散~。议论~。3.文言:半~半白。4.指文科:~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职。~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弱。~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双颊。10.文饰;掩饰:~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不值。

:[cóng]1.依顺:顺~。盲~。~善如流。2.采取,按照:~优。3.跟随:愿~其后。4.跟随的人:侍~。仆~。5.参与:~业。~政。投笔~戎。6.由,自:~古至今。~我做起。7.次要的:主~。~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纵”,竖,直。2.古同“纵”,放任。

:1.文字:汉~。识~。~体。~义。常用~。2.(~儿)字音:咬~儿。~正腔圆。他说话~~清楚。3.字体:篆~。柳~。宋体~。美术~。4.书法作品:~画。一幅~。5.字眼;词:他说行,谁还敢说半个“不”~。6.字据:立~。收到款子,写个~儿给他。7.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岳飞~鹏举。曾巩~子固。8.俗指电表、水表等指示的数量:这个月电表走了50个~,水表走了20个~。9.许配:待~。10.姓。

:1.向着同一个方向(跟“逆”相对):~风。~流而下。2.依着自然情势(移动);沿(着):~大道走。水~着山沟流。3.使方向一致;使有条理次序:把船~过来,一只一只地靠岸停下。这篇文章还得~一~。4.趁便;顺便:~手关门。~嘴说了出来。5.适合;如意:~心。~眼。不~他的意。6.顺利:~遂。这些年一直很~。7.依次:~延。8.顺从:归~。百依百~。9.姓。

“文从字顺”的反义词

“文从字顺”的近义词

“文从字顺”造句

这篇文章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这篇文章文从字顺,值得一读。

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这篇文章的优点是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讲究文从字顺,如果佶屈聱牙,没人看得懂,便失了作文的意义。

张琳虽是初学写作,但也写得文从字顺

在古文写作上强调文从字顺,反对因袭模仿。

文以载道,言贵独到,词必己出,文从字顺。韩愈

初中语文写作能力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文从字顺”,而不是“真知灼见”。

这篇文章文从字顺,条理清晰,但还是透出一股浓浓的学生腔。

“文从字顺”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