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之计
“持久之计”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chí jiǔ zhī jì]
- 成语解释:
- 持久:持之以久,即长久。长久的打算或谋略。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 成语例句:
- 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指长远的打算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持久之計
- 英文翻译:
- go on for long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持久之计”成语接龙
“持久之计”单字解释
持:1.拿着;握着:~枪。2.保守住:维~。~久。3.掌握;料理:主~。勤俭~家。4.挟制:挟~。胁~。5.对抗:相~不下。
久:1.时间长(跟“暂”相对):~别。~经锻炼。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了。2.时间的长短:你来了有多~?。历时三个月之~。3.姓。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计:1.计算:核~。共~。不~其数。数以万~。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血压~。晴雨~。3.主意;策略;计划:~策。巧~。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成败。无暇~及。6.姓。
“持久之计”的近义词
长久之计
“持久之计”造句
有些方法固然快但不是持久之计,也不安康了。
当拣险要处安营,以为持久之计。
但据史书,他“围陈州,营于州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
巢益怒,营于州北,立宫室百司,为持久之计。
哎!钱粮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不是持久之计,看来的另想他法解决啊!
尽管可以抵挡的住,可也不是持久之计,右手都挡得有些麻痹了,脑袋倒是没事,可眼睛经受不住,鞭腿打一下视力就晃一下,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
天李清护着天生,又不想暴露身份,实力自是大打折扣,虽然尚未落败,终究不是持久之计。
我军虽粮草无虑,但其用水皆汲于山下,现敌军己将我山寨重重包围,如此非持久之计。
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不可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