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及掩耳”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 成语解释:
- 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 成语出处:
- 《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 成语例句:
- 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复句式;作定语、分句;比喻事情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 结构类型:
- 复句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疾靁不及掩耳
- 英文翻译:
- Quick thunder can't cover your ears
- 成语故事:
- 疾雷不及掩耳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疾雷不及掩耳”成语接龙
“疾雷不及掩耳”单字解释
疾:1.病:~病。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苦。痛心~首。3.痛恨:~恶如仇。4.快;迅速;猛烈:~走。~风。
雷:1.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近时放出闪电,闪电引起的高温使空气膨胀、水滴汽化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2.一种爆炸性的武器:水~。地~。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及:1.达到:波~。普~。~格。目力所~。由表~里。将~十载。2.赶上:~时。~早。望尘莫~。3.比得上:论学习,我不~他。4.推及;顾及:老吾老,以~人之老。攻其一点,不~其余。5.姓。6.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的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掩:1.遮盖;掩蔽:~口而笑。~人耳目。~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2.关;合:~卷。虚~着房门。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了一下。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杀。~捕。
耳:1.耳朵:~聋眼花。~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银~。3.位置在两旁的:~房。~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技止此~。
“疾雷不及掩耳”的近义词
疾雷不及塞耳 疾霆不暇掩目 迅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及掩耳”造句
日本军国主义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偷袭了珍珠港,引发了太平洋战争。
确定尚楠出去了之后,我以疾雷不及掩耳之速冲进卧室,换了一身家居服,才把尚楠放进来。
昊天金帝功不但杀伤力惊人,更以速度著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令人防不胜防。
整个行动似疾雷不及掩耳迅雷不及瞑目。
没事,大哥把贵阳主基地***和贵族的地点方位都标出来,我们一口气铲平他们,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他们。
诚非轻军远人,继之诡谋仓率所办,县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
今兵始集,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