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不倦

“朝夕不倦”的解释

成语拼音:
[zhāo x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
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成语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
成语例句:
《魏书·王遇传》:“虽年在耆老,朝夕不倦,跨鞍驱驰,与少壮者均其劳逸。”
是否常用:
一般成语
感情褒贬:
中性成语
成语词性:
作谓语、状语;指勤奋
结构类型:
主谓式成语
形成年代:
古代成语
标准拼音:
繁体字形:
朝夕不勌
英文翻译:
be busy day and night
成语故事:
成语接龙:
“朝夕不倦”成语接龙

“朝夕不倦”单字解释

:[cháo]1.朝廷(跟“野”相对):上~。在~党(执政党)。2.朝代:唐~。改~换代。3.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康熙~。4.朝见;朝拜:~觐。~顶。5.面对着;向:脸~里。坐东~西。6.表示动作的方向:~南开门。~学校走去。7.姓。[zhāo]1.早晨:~阳。一~一夕。~令夕改。2.日;天:今~。一~有事也好有个照应。

:1.太阳落的时候;傍晚:~阳。~照。朝发~至。朝令~改。2.泛指晚上:前~。除~。风雨之~。3.姓。

:[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去。~能。~多。~经济。~一定。~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法。~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动。做~好。装~下。看~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会”、“~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1.疲䷀:困~。2.厌烦;懈怠:诲人不~。孜孜不~。

“朝夕不倦”的近义词

“朝夕不倦”造句

加以留心政事,朝夕不倦,摘伏辩奸,多得其理。

魏主虽受制于荣,然性勤政事,朝夕不倦,数亲览辞讼,理冤狱。

孝明帝元子攸虽然是个傀儡,但他却每天勤于政事,朝夕不倦,多次亲自览阅案卷,看看有没有冤狱。

虽然事无巨细全为尔朱荣所伺察,魏庄帝仍旧勤于政事,朝夕不倦,多次亲自览阅案卷,消弥冤狱。

《魏书·高祖纪》中,他“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常必躬亲,不以寒暑为倦”,“精勤庶务,朝夕不倦

“朝夕不倦”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