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鞭尸
“掘墓鞭尸”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jué mù biān shī]
- 成语解释:
- 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 成语出处: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 成语例句:
- 他干掘墓鞭尸的事情不得人心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仇恨很深
- 结构类型:
- 连动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掘墓鞭尸
- 英文翻译:
- Dig a grave and whip a corpse
- 成语故事:
- 掘墓鞭尸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掘墓鞭尸”成语接龙
“掘墓鞭尸”单字解释
掘:刨;挖:~地。临渴~井。
墓:1.坟墓:公~。烈士~。扫~。2.(Mù)姓。
鞭:1.鞭子:扬~。快马加~。2.古代兵器,用铁做成,有节,没有锋刃:钢~。竹节~。3.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竹~。4.供食用或药用的某些雄兽的阴茎:鹿~。牛~。5.成串的小爆竹,放起来响声连续不断:一挂~。放~。6.鞭打:~马。掘墓~尸。
尸:1.尸体,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2.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掘墓鞭尸”造句
会首放心,他们谁敢先死,我老白就效法古人掘墓鞭尸!
一派是《吴越春秋》,不但掘墓鞭尸,还挖眼睛;另一派是《越绝书》,回到了鞭坟,没有掘墓鞭尸挖眼睛。
春秋时,没伍子胥掘墓鞭尸的说法;战国时,有了鞭坟的故事;到西汉司马迁时,变成了掘坟鞭尸。
在李林甫被皇帝下令掘墓鞭尸之后,居然没有立刻凑上前邀功领赏。
古人掘墓鞭尸报仇雪恨,难道我就这么让这个家伙平平安安地离开人世?不行!就算是他死了,也要挖出来他的五脏六腑,决不能叫他囫囵着身体火化了。
掘墓鞭尸,一鼓作气,快,搜孤救孤,晏子使楚。
这话传到楚国*贵处,触怒了他们,扬言要掘墓鞭尸夺金脸。
皇帝陛下的一句气话,就能让他死后,依旧要被掘墓鞭尸!这样子肯定不对劲儿。
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