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之计
“骄兵之计”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jiāo bīng zhī jì]
- 成语解释:
- 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 成语例句: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宾语;用于处事或军事等
- 结构类型:
- 偏正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驕兵之計
- 英文翻译:
- stratagem of making the enemy conceited by showing weakness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骄兵之计”成语接龙
“骄兵之计”单字解释
骄:1.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戒~戒躁。胜不~,败不馁。2.猛烈;炎热:~阳。
兵:1.战士;军队:当~。~种。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3.武器:~工厂。短~相接。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书。纸上谈~。
之:1.往:由京~沪。君将何~?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不得。取~不尽。操~过急。言~成理。取而代~。有过~无不及。反其道而行~。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不觉手之舞~,足之蹈~。4.指示代词。这;那:~二虫。~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心。钟鼓~声。以子~矛,攻子~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家。无价~宝。缓兵~计。千里~外。意料~中。十分~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大。战斗~激烈。大道~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就下,极为自然。
计:1.计算:核~。共~。不~其数。数以万~。2.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等的仪器:体温~。血压~。晴雨~。3.主意;策略;计划:~策。巧~。缓兵之~。眉头一皱,~上心来。百年大~,质量第一。4.做计划;打算:设~。为加强安全~,制定了工厂保卫条例。5.计较;考虑:不~成败。无暇~及。6.姓。
“骄兵之计”造句
这不过是贼首的骄兵之计,故意派些人来送死,让官军的统兵将领们马虎大意,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着了他们的道儿。
天地良心,我那是骄兵之计,打入敌人内部破坏,目的就是设法分散他的注意力,间接为冯宇衡制造胜利的机会。
回信言,此恐为敌方骄兵之计,不可轻敌。
此乃骄兵之计,让他们以为我们不堪一击才不会防备我们。
王信和诸将也讨论过多次,这些敌人明显是在用骄兵之计,来放松己方的警惕心,他们绝对是想要除掉自己这些人的。
今日兵败,乃是我诱敌骄兵之计,诸位莫要放于心上。
钟万仇又气又恨,知道还是中了那灰衣人的骄兵之计,心道:果然姜是老的辣,这老匹夫一贯算计别人,想不到老子如此谨慎,到头来还是中了这老匹夫的计。
陆逊在荆州之战、彝陵之战中其实采用的都是同一种方法,这就是骄兵之计,不知目睹了关羽之死的刘备为何还要上一次当?刘备对陆逊一直以“黄口竖子”。
虽然在战争初期罗马军队所向披靡、一路凯歌,但最终还是被施展骄兵之计、采用诱敌深入战略的帕提亚王国军队一举围困在一个叫“卡尔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