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huà lóng diǎn jīng]
- 成语解释:
-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 成语出处:
- 唐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 成语例句:
- 这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秦牧《车窗文学欣赏》)
- 是否常用:
- 常用成语
- 感情褒贬:
- 褒义成语
- 成语词性:
- 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结构类型:
- 连动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睛,不能读作“qínɡ”。
- 繁体字形:
- 畫龍點睛
- 英文翻译:
- bring the painted dragon to life by putting in the pupils of its eyes
- 成语故事:
- 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画龙点睛”成语接龙
“画龙点睛”单字解释
画:1.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山水。~人像。~画儿。2.画成的艺术品:年~。壁~。油~。风景~。一幅(张)~儿。3.用画儿装饰的:~屏。~堂。~栋雕梁。4.姓。5.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到。~十字。6.汉字的一笔叫一画:笔~。“天”字四~。7.汉字的一横叫一画。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颜。~廷。~袍。~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舟。~灯。~车。~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点:1.液体的小滴:雨~儿。掉~儿了。2.小的痕迹:墨~儿。斑~。3.汉字的笔画,形状是“、”。4.几何学上指没有大小(即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如两直线的相交处、线段的两端都是点。5.小数点,如432.5读作四三二点儿五或四百三十二点儿五。6.表示少量:一~儿小事。吃~儿东西再走。7.用于事项:两~意见。8.一定的地点或程度的标志:起~。终~。冰~。沸~。据~。先突破一~。9.事物的方面或部分:优~。重~。特~。10.姓。11.铁制的响器,挂起来敲,用来报告时间或召集群众。12.旧时夜间计时用更点,一更分五点:五更三~。13.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14.规定的钟点:误~。到~了。15.点心:茶~。早~。糕~。
睛:眼珠儿:目不转~。定~一看。画龙点~。
“画龙点睛”的反义词
弄巧成拙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的近义词
一语道破 点睛之笔 点石成金 破壁飞去 锦上添花
“画龙点睛”造句
画线部分是本文的画龙点睛。
求质量不求数量,求精品不求次品,精彩在于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
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了中心思想。
有效规划布局,合理使用空间,以小博大,画龙点睛,创造美味家居生活!
最后的这段话十分精彩,在文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画龙点睛的故事出自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文章的最后一段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没有你画龙点睛的一笔,这幅画还真没什么看头。
看你的文章生动不生动的,关键在于你那画龙点睛的一笔。
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为圣诞节的气氛又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