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强附合
“牵强附合”的解释
- 成语拼音:
- [qiān qiáng fù hé]
- 成语解释:
- 犹言牵强附会。
- 成语出处: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7卷:“后来诸公解,只是以己意牵强附合,终不是圣人意。”
- 成语例句:
- 《例言》:“假借谐声,是传奇中应有之义,并非牵强附合。”
- 是否常用:
- 一般成语
- 感情褒贬:
- 中性成语
- 成语词性:
-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乱混为一谈
- 结构类型:
- 联合式成语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语
- 标准拼音:
- 繁体字形:
- 牽強坿合
- 英文翻译:
- draw a forced analogy
- 成语故事:
- 成语接龙:
- “牵强附合”成语接龙
“牵强附合”单字解释
牵:1.拉着使行走或移动:~引。~着一头牛往地里走。2.牵涉:~连。~制。3.姓。
强:[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对):~国。富~。身~体壮。工作能力~。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要~。责任心~,工作就做得好。3.使用强力:~制。~渡。~占。~索财物。4.使强大或强壮:富国~兵。~身之道。5.优越;好(多用于比较):今年的庄稼比去年更~。6.用在分数或小数后面,表示略多于此数(跟“弱”相对):实际产量超过原定计划12%~。7.姓。[qiǎng]勉强:~迫。~笑。~辩。~不知以为知。[jiàng]强硬不屈;固执:倔~。
附:1.外加的;附带的:~录。~设。2.依靠:依~。~随。3.靠近;贴近:~近。~耳交谈。
合:[hé]1.闭;合拢:~眼。笑得~不上嘴。2.结合到一起;凑到一起;共同(跟“分”相对):~办。同心~力。3.全:~村。~家团聚。4.符合:~情~理。正~心意。5.折合;共计:一公顷~十五市亩。这件衣服连工带料~多少钱?6.应当;应该:理~声明。7.旧小说中指交战的回合:大战三十余~。8.在太阳系中,当行星运行到与太阳、地球成一直线,并且地球不在太阳与该行星之间的位置时,叫做合。9.姓。10.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閤”[gě]1.容量单位,10勺等于1合,10合等于1升。2.量粮食的器具,容量是1合,方形或圆筒形,多用木头或竹筒制成。
“牵强附合”的近义词
牵合附会 牵强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