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写物作文:八月十五的牵挂【实用3篇】
八年级写物作文:八月十五的牵挂 篇一
八月十五的牵挂
八月十五,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这一天,我们中国人都会庆祝中秋节,也叫月圆节。然而,对我来说,这一天更多的是一种思念和牵挂。
那是在我小的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爷爷是个很慈祥的老人,长着一脸的皱纹,笑起来却温暖如阳光。每年的中秋节,家里都会摆上一桌丰盛的食物,我们全家人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讲故事。而今年,却有些不同。
那一年的八月十五,爷爷已经病倒了。他因为年纪大,身体开始不好,需要住院治疗。我和奶奶每天都会去医院看望他,希望他能早日康复。可是,即使是在中秋节这个特别的日子,爷爷仍然留在医院里,而我们只能在他的病床前度过这个节日。
那天晚上,我和奶奶给爷爷带去了一些精心准备的月饼和水果。虽然爷爷身体虚弱,但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我们的关爱和牵挂。他说:“孩子们,记住,家人的团圆是最重要的,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都要心连心。”听到爷爷的话,我和奶奶都不禁掉下了眼泪。
就这样,我们在医院度过了一个特别而难忘的中秋节。爷爷虽然不能和我们一起吃饭、赏月,但是我们的心却始终相连着。那一天晚上,我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充满了对爷爷的思念和祝福。
八月十五的牵挂,让我明白了家人的重要性。即使不能在一起,我们的心始终相连。从那一天起,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更加懂得了亲情的可贵。
八年级写物作文:八月十五的牵挂 篇二
八月十五的牵挂
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日子,也是中秋节。这一天,人们会吃月饼、赏月、团圆,过一个欢乐而祥和的节日。然而,对我来说,八月十五更多的是一种牵挂。
那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离开家过中秋节。由于我的父母在外地工作,我被送到了一个乡村的学校寄宿。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离开父母,整个人感到很不适应。
当天晚上,我躺在寝室的床上,听着同学们的吵闹声,我不禁感到一阵思乡之情。我想起了家里的爸爸妈妈,想起了他们每年中秋节给我买的好吃的月饼,想起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欢乐场景。我觉得自己好像被割断了与家人的联系,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牵挂。
第二天晚上,我在学校的操场上看到了一轮明亮的圆月。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月亮,看到了家人远在天边的身影。我想,他们一定也在家乡的月光下思念着我吧。我感到自己和家人之间有一种看不见的纽带,虽然不能在一起,但我们的心始终相连着。
虽然我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但我决定给他们写一封信,表达我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我告诉他们,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但我们的心始终牵挂着对方。我希望他们在中秋节的时候能够开心,记住,无论身在何处,我们都是永远的家人。
八月十五的牵挂,让我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更加懂得了亲情的可贵。即使不能在一起,我们的心始终相连。我想,这种牵挂将永远存在于我心中,让我更加坚定地热爱家人,珍惜与他们的每一次相聚。
八年级写物作文:八月十五的牵挂 篇三
八年级写物作文:八月十五的牵挂
八月十五晚,我们一家人坐在阳台上品尝月饼,我抬头仰望苍穹……
人们常说:“月到中秋分外美”,可是,今晚的月亮却似乎蒙上了一片薄云,那层薄云叫牵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我此时的真切感受。牵挂之意涌上心头——不禁想起我那远在老家的好朋友——欢忆。
她是否记起了我呢?——小时候,我们俩形影不离,是的朋友!一次,父母不在家,我又忘了带钱,心里很着急。这时,欢忆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的说:“这事简单,我有带钱,我给你吧!”我的困难转眼迎刃而解。可是谁知,欢忆由于把钱给了我,那餐饭她自己只好空着肚子。后来,当我知道这事时,心里是多么内疚与感激啊!“欢忆,你
在哪里啊!”此时,你是否也在牵挂着远在厦门的我呢?落叶归根,游子终归家。离乡多年,心,哪刻平静过?八月十五,哪次不曾思乡?合上双手,默默地向月亮祈祷:不久在家乡会与欢忆共同嬉戏。
啊,你看,月亮似乎也传递来了欢忆的美好祝福:它钻出云层,发出淡淡的银光。渐渐地,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又柔柔地沐浴着我,温暖了我的'心。
霎时,我又浮想联翩:“太阳过于热烈奔放,让人望而生畏;星星又孤寂清冷了些,使人毛骨悚然。只有这温柔恬静的月亮,给了我的安慰、和谐和舒适。”
仰望夜空,中秋的月亮的确格外的美,格外的圆。我倚着阳台的栏杆,望着我亲爱的爸爸、妈妈,感到十分的惬意和满足。
此时,我正含着一口香甜的月饼,那香甜沁入我的心田。我要托嫦娥姐姐为欢忆送去我最真挚的祝福!
八月十五晚,月圆,人圆,心好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