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有感(实用3篇)
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有感 篇一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品格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重视。作为一种培养个人修养和社会素质的教育方式,礼仪品格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价值和意义。
首先,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礼仪品格教育注重培养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使个人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学习礼仪品格教育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人为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这使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得体和自信,从而提升了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其次,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可以培养个人的自律和自控能力。礼仪品格教育强调个人的自律和自控,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态度。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意识到自律和自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学会了如何自觉遵守规则和纪律,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再次,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品格教育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们能够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具备良好的礼仪品格,才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价值和意义,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培养了自律和自控能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礼仪品格,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有感 篇二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压力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们能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提升个人修养和社会素质。
首先,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成就和发展。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感受。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意识到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应该注重礼貌和谦虚,学会倾听和关心他人,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可以提升个人的自信和自尊。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很多人都会感到焦虑和自卑。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信和自尊,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明白了自己的价值和优点,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从而增强了自信和自尊。
再次,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可以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关心他人、关心社会。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明白了个人的幸福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总之,学习礼仪品格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信和自尊,培养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礼仪品格,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习礼仪品格教育有感 篇三
8月2日上午,培训进行到了第七天,教育局聘请了北京六加一教育咨询中心的于芳老师给我们进行了“做好礼仪品格,打造卓越园所”的培训。于老师一上午一直站着给我们培训,非常地敬业,非常地有激情,可以看出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我认识到礼仪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我园也在进行礼仪教育,所以我今天学习的更加认真、专注!
今年暑假我同儿子在一起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前沿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段话的意思是:《弟子规》这本书的内容是圣人对学生的巡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对自己谨慎约束,对别人诚实守信。要对大家有爱心,主动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于老师在培训过程中也引用了这段话,使我对这段话有了新的认识。在古代,人们首先要求达到“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才能“有余力,则学文”,也就是说要先学会做人,有多余的时间才能学习文化知识。如果你不会做人,先学习文化知识对社会是有害而无益的。
我在感慨,古代的人都知道这样,而我们到了现代社会为什么不知道则样做了呢?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到底丢失了什么?所以于老师说现在我们的教育进入了一个怪圈:幼儿园学小学的知识,小学学初中的知识,初中学高中的知识,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在大学里又学应该在幼儿园里学习的内容。我非常的赞同,也感到非常的悲哀。我们现在是“先学文,用到时,再学礼”,本末倒置,等到孩子长大后,错过关键期,习惯成自然,是很难改变的。由此我想到在小学就学到的寓言故事《我只要葫芦》,很好的阐明了现在家长的心态。而这种不正确的做法,有可能就像
种葫芦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现在的老师家长我感觉太急功近利,我们应该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老师家长都想让孩子学到一眼能看到的知识,而不是最重要的、隐性的行为习惯、礼仪教育。所以我园进行礼仪品格教育,虽然很难、需要教师、家长的配合,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我们需要长期坚持,哪怕是得到一位家长的认可、看到一个孩子的进步,我们也是成功的!
希望我们都能做到“有余力,则学文”! 上一篇:可敬、可爱的幼儿教师
下一篇:孩子是天生的画家——听付老师美术学习汇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