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读后感400字(优质5篇)

《陈情表》读后感400字 篇一

《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由唐代文学家李密创作。这篇文章是一封状告的奏疏,是李密为了申诉自己的清白和忠诚,向当时的皇帝李世民表达心声的一封词章。在阅读完《陈情表》后,我深受触动。

《陈情表》的内容主要是李密对诛杀忠臣的指责和恳求。文章中,李密以非常严肃的语气,用辞恳切地向李世民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真诚的心意。他写道:“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伏惟圣朝之明哲,戴至尊之威灵……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段文字表达了李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他用自己的生命来表达自己的忠诚,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在这篇文章中,我被李密的坚定和勇气所感动。尽管李密知道自己的生命将面临危险,但他仍然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封奏疏。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清白和忠诚,义无反顾地发表了自己的陈情。这种勇气和坚定让我深受启发。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也要像李密一样保持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此外,《陈情表》还让我感受到了李密的智慧和才华。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国家大事的描述,向李世民传达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他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例,使文章更加生动和真实。这种文笔的娴熟和才华让我对李密刮目相看。

总之,《陈情表》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感人情感的文章。通过阅读《陈情表》,我对李密的忠诚和勇气深感敬佩。同时,我也被他的智慧和才华所折服。这篇文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展示人性和真理的杰作。

《陈情表》读后感400字 篇三

  一开始,李密认为,晋武帝是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自己也沐浴在圣辉之中,人人讲孝道,政治清明,社会和谐,这是晋武帝的圣明,晋武帝的功德啊!作者“但”字一转,提到祖母刘氏,年老体衰,风烛残年,生命垂危,危在旦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作者内心感情的潮水,通过前面文字的铺垫、蓄势,已涌动达到顶峰,对祖母刘氏的依恋与不舍,对祖母刘氏的真诚的爱,流露得深沉、真挚、自然,对祖母刘氏的拳拳孝心,堪与日月同辉,感天动地,摇旌万物。深怀一颗孝心、以孝恩泽天下的晋武帝怎不为之动容。

  当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了心愿后,他的坚若磐石的承诺,彻底打消了晋武帝的顾虑,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李密的愿望。“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当李密为祖母养老送终后,李密会全心全意的效忠于皇帝,奉献与国家。极有分寸,合情合理,难以拒绝。“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倘若陛下能满足李密的尽孝要求,李密愿肝脑涂地,报答皇帝的恩情。赤胆忠心,天地明鉴。李密最终达成了自己的心愿,我们折服于他过人的说服能力。他用一颗真心温暖人,用一股真情打动人。

《陈情表》读后感400字 篇四

  《陈情表》讲述的是一件忠孝两难全的事情,文章主人公李密年少多病、家破人亡,在祖母的抚养下渐渐长大成人。祖母因疾病缠身,常卧病在床,李密一边照顾祖母,一边为报国恩之事担忧,最终造成“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的结果。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优美的文字去渲染一种悲怆、凄惨、急切的心境,使人黯然落泪。作者在忠孝两难全的境遇之下,最终选择了先尽孝后尽忠。反观现代,这种感人的尽孝的故事又何尝不多呢?

  滴水之恩,本该涌泉相报,但父母的恩情,我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无法报答。我们只有做好自己的本分,孝顺父母,给父母最大的关爱。我们的一生要做的`、能做的也只剩下一件事了。那就是减轻父母对我们的担忧,让他们每天快乐地生活,尽力给他们最好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

  《陈情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先例,在

忠孝两方面无法兼顾时,我们应该以孝为先。亲人只有一个,国家有很多人才支撑着,不会倒下;亲人如果倒下了,失去的东西比一个国家更重要。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李密在悲惨命运的摧残,依旧怀着感恩的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在残酷的社会中坚持着那份感恩的心,将爱传递下去。

《陈情表》读后感400字 篇五

  从我们呱呱落地之后,我们便沐浴在幸福之中,有父母的疼爱,有爷爷奶奶的宠爱,有朋友的关爱……然而《陈情表》中的李密从小便遭遇了诸多不幸,父死母嫁,大小和祖母相依为命。祖母长期卧病在床,李密端茶匙药从来没有停止过,面对新朝的优厚待遇,他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他选择继续的侍奉祖母,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从而放弃了高官厚禄。自古以来,圣人提出“忠孝”为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对待国家要忠心,对待长辈要尽孝道。所以“忠孝”不能两全,自古始终是“忠”在前,而李密却选择了“孝”。“忠”是对一个人的高标准要求:“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李密能以“乌鸦反哺”精神引导自己做一个尽孝之人,对年老多病的祖母不离不弃实为可贵。

  其实仔细想想,人这一生当中最悲哀的事莫过于“子欲孝而亲不在”了吧?!李密是幸运的,毕竟在他想一尽孝道的时候,还有一个祖母可以让他去孝顺。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不忘根本,报答亲情。不禁让我深思,我带着父母的关心、爱护走过了16个春夏秋冬,在带走父母爱意的时候,我是不是该留下一份孝心?

相关文章

《蚯蚓日记》读后感(经典6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蚯蚓日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蚯蚓日记》读后感1平时我很喜欢看一些课外书...
读后感2016-02-03
《蚯蚓日记》读后感(经典6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优选3篇】

初读这篇文章时,我就被作者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深沉幽邃的情感,意蕴绵长的哲思所深深地打动。于是,当我静下心来再读这篇文章时,我发现,这篇文章中所浸透的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揣摩已不再是表面...
读后感2013-07-07
《我与地坛》读后感【优选3篇】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最新4篇)

2016年5月25日,据人民日报李舫、发改委周南等多方消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5日凌晨逝世,终年105岁。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我们仨读后感,欢迎阅读。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一) 《我们仨》这本书...
读后感2016-09-06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最新4篇)

《名人传》的读后感【实用3篇】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搜索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
读后感2017-01-05
《名人传》的读后感【实用3篇】

《萤火虫小巷》读后感(精彩6篇)

《萤火虫小巷》读后感1细碎的时光,平淡的感情,满满的温暖,友情亲情爱情,缺一不可。跟塔莉相比,更喜欢凯蒂的生活模式,也更喜欢她的爱情她的生活是这样的,这样告诉塔莉:“我希望你明白一件事:我爱我的人生。...
读后感2018-08-03
《萤火虫小巷》读后感(精彩6篇)

《丑小鸭》的读后感【通用6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丑小鸭》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丑小鸭》的读后感 篇1...
读后感2015-03-09
《丑小鸭》的读后感【通用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