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安装论文范文(精彩6篇)
混凝土结构安装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混凝土结构安装工艺与注意事项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混凝土结构安装的工艺与注意事项。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本流程,包括基础处理、模板搭设、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等。然后,详细讲解了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包括浇筑层次、浇筑顺序、浇筑速度和浇筑质量等。最后,总结了混凝土结构安装的关键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安装工艺;注意事项
一、引言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其安装工艺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因此,混凝土结构的安装工艺和注意事项备受关注。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基本流程、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以及安装的关键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混凝土结构安装的基本流程
混凝土结构的安装包括基础处理、模板搭设、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等环节。首先,基础处理是混凝土结构安装的第一步,需要对基础进行清理、找平和加固等处理措施。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搭设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牢固。接下来,进行钢筋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将钢筋按照要求进行布置和连接。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保证浇筑顺序、速度和质量。
三、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
1. 浇筑层次:混凝土浇筑需要分层进行,每层浇筑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使其初凝和硬化,再进行下一层的浇筑。这样可以避免浇筑过快引起的温度应力和裂缝。
2. 浇筑顺序:根据设计要求,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浇筑,避免浇筑时的冲击和压力集中在某一部位,导致结构不稳定。
3. 浇筑速度: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要适中,过快会引起浇筑层的不均匀,过慢则会导致浇筑层之间的粘结性差,影响结构的强度。
4. 浇筑质量: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直接影响着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灰比、搅拌时间和搅拌均匀度,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四、安装的关键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混凝土浇筑前要对模板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其平整和牢固。
2. 钢筋的布置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连接的牢固性。
3. 混凝土浇筑时要严格按照层次、顺序和速度进行,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 安装过程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确保安全和质量。
五、结论
混凝土结构的安装工艺和注意事项对于建筑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对混凝土结构安装的基本流程、混凝土浇筑的注意事项以及安装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对相关工程人员有所帮助,并提高混凝土结构安装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明. 混凝土结构安装的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J]. 建筑技术, 2018, 49(4): 10-15.
[2] 张强. 混凝土结构安装中的注意事项[J]. 建筑材料, 2019, 50(6): 20-25.
混凝土结构安装论文范文 篇三
摘要:
本文先对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从增加截面面积、外包钢以及预应力相关的加固技术基础上,对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
土木工程;混凝土;加固技术
1、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的必要性
在房产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随着建筑项目建设的规模和数量不断的扩大,土地资源也逐渐紧张。为了能够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要,建筑的楼层也逐渐增加。这些建筑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出现老化现象,这样不但会对居住人员的财产安全进行影响,并且也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导致建筑结构老化的原因大概有两种,其一是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风吹日晒后,在建筑中的一些木质结构上出现有腐蚀性微生物、细菌等,这样就会导致木材镂空,失去承载功能。其二是建筑物被超负荷的使用,进而导致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安全性逐渐下降。而在这种老化的情况下极易导致建筑物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在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人员的伤亡。所以,我们在对建筑项目进行建设的时候,不但要在设计阶段中做好规范的设计,同时还要对建筑物结构工程进行合理评估,要对建筑物的损伤情况进行掌握,并且通过有效的加固手段和技术对建筑物进行修复。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建筑物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有很多建筑出现了部分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加固后仍旧可以使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这些建筑结构只是部分混凝土构件达到了一定的使用年限,或者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整体推到重建,通过局部加固技术来延长整体工程的使用寿命,这样不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社会资源,还能够对整个建筑物结构的稳定和安全进行保障。以此对居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进行保障,在此基础上促使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2、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
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技术有很多,进行直接加固的有加大截面面积、外包钢加固以及预应力加固,同时还有增设支点以及支撑体系等相关的加固方式。以下就对加大截面、外包钢等相关的加固技术进行重点阐述。
(1)加大截面面积加固技术。通过加大截面的尺寸来进行加固,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其主要是把混凝土浇注到建筑受弯和受到压力的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截面的高度和面积,进而有效的提升构件正截面和斜截面的抗弯能力,并且有效的加强其抗压力效果。在使用加大截面面积的加固技术时,要综合建筑钢筋长度、面积以及承受力的实际情况进行,其一般是使用在构件正截面中。比如浇注和建筑受拉区域相同的混凝土截面,或者是利用对新旧构件共同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对建筑的使用情况进行改善,进而极大的提升建筑混凝土的承载力。这样的加固技术在实施和操作的时候相对简单,可以使用在建筑的梁、板以及墙等相关的混凝土结构加固中,但是施工时使用的时间比较长。
(2)外包钢加固技术。这种技术使用一种以角钢外包在构件四角的方式,在角钢之间使用缀板进行连接和稳固。外包钢加固技术一般使用在混凝土的柱、梁和腹杆的加固中。根据实际的施工方式,可以将外包钢加固技术分成湿和干两种方式。其中的湿式方式是指外包型钢和构件之间使用乳胶水泥进行粘贴,或者是使用环氧树脂化学进行灌浆的方式,以此将外包钢和构件有效的连接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让型钢和原始构件一同承受重力和压力,将其使用在混凝土的加固中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而干式外包钢加固是指原始构件和外包钢之间没有进行任何的粘结,有时候会填入一些水泥砂浆,但是并不能够保障结合面剪力和拉力之间有效传递,型钢和原构件不能够一起工作,只能够单独性承受压力和重力,和湿式的外包钢加固相比效果就要弱很多。外包钢加固技术的施工很简单,并且速度很快,施工的工作量相对较小,并且承受力也很可靠,可以使用在不允许加大原构件截面面积,但是又需要提升截面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中。不过这个加固技术在实施的时候使用的钢材量比较大,会提升加固的成本费用。
(3)预应力加固技术。预应力加固使用的是外加预应力钢拉杆,还有则是使用撑杆对结构进行加固的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是经过施加预应力的方式让钢拉杆或者是型钢撑杆受力,对原始构件的内部力量分布进行影响和改变,以此降低结构原始的应力水平,进而提升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对预应力的使用能够实现加固、卸载以及变化结构内力的三种效果。预应力在使用的过程中有很多优势,后加拉杆或者是撑杆与原有结构可以一起工作,以此对后拉杆的应力滞后现象进行消除。同时体外配筋张拉预应力能够增加正截面和斜截面的强度,并且也有效的提升刚度。这样就能够改善使用性能,进而得到很好的效果。预应力中出现的负弯矩能够将部分的荷载弯矩进行抵消,以此对原始构件的挠度进行降低,对原始构件中的裂缝宽度进行缩小,甚至完全消除裂缝并使其闭合。
(4)增设支点的加固技术。增加支点加固主要是通过增设支撑点的方式减少结构计算跨度,对结构内力分布情况进行改变,并且有效的提升其承载能力。从这个技术的施工方式来看可以将其分成刚性支点和弹性支点两种。刚性支点主要是应该支撑结构的轴心受压或者是受拉把荷载直接转移给基础构件,因为支承结构轴向变形低于被加固结构的挠曲变形,这对被加固结构而言,其结构受力情况比较明确,并且能够有效的将内力计算进行简化。而弹性支点是经过支承结构受弯作用间接的对荷载进行传递,因为支承结构变形和被加固结构变形高度一致,所以内力分析就更加复杂。和这种弹性支点法相比,刚性支点加固的性能比较好。
3、结束语
建筑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一定的结构老化现象,进而对建筑的质量安全形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建筑的加固,使用外包钢加固以及预应力加固等相关技术,能够对部分建筑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提升,以此保障建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曼.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7(10).
[2]张文晶,贾双.谈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4).
混凝土结构安装论文范文 篇四
1混凝土产生质量的主要原因
1.1混凝土腐蚀的原因分析第一,酸雨和酸性物质的影响。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煤炭依然是主要能源,在煤炭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当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浓度的不同,酸雨的酸度也不同,所以对混凝土的腐蚀程度也不一样,毋庸置疑,随着随着燃煤的增多,无疑会形成更多酸度更大的酸雨,会对混凝土设施造成更为严重的腐蚀。同时,很多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含有大量酸性物质的污水,当建筑施工单位使用这样的水质进行混凝土的制备时,就会为混凝土的腐蚀埋下严重的隐患。第二,混凝土发生化学反应。当某些含有酸的物质接触混凝土设施时,会使混凝土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从而是混凝土的成分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混凝土设施的腐蚀。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酸性物质反应会生成碱性钙盐发生膨胀,从而造成混凝土的腐蚀。同时当碱性物质和混凝土接触时,会使混凝土变成石膏,也会造成混凝土的膨胀,使混凝土的致密性发生破坏。
1.2产生裂缝的原因分析产生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施工人员需要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有效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讲,裂缝会降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抗渗性能,同时还会为混凝土和杂质物质接触,造成混凝土的腐蚀,从而影响整个建筑结构。通过研究表明,混凝土会产生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变化幅度过大,由于较大的热胀冷缩,使混凝土结构产生不均匀的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裂缝。当然,由于地基和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从具体的施工过程来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混凝土的配比比例不合理以及搅拌不够均匀,这就造成混凝土水泥浆的大量流失,会使模板表面没有清理完全,出现麻点、凹坑,甚至模板局部出现蜂窝状的窟窿,这种模板是不符合标准的,在较大的昼夜温差下,就会出现严重的裂缝。裂缝会对混凝土设施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施工人员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开裂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3管理问题施工中的管理问题也是工民建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就当前混凝土施工现状来看,某些施工方确实存在质量低下,施工技术欠缺的问题。同时监督管理人员未按行业规范进行施工验收,特别是对重要施工部位检查不力,给整个建筑工程留下了很严重的隐患。建筑结构设计单位在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有些建筑结构设计单位一位追求经济效益,并不看重施工质量。建筑施工监管人员专业技能不足,不能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隐患。不能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更不能提出解决方案,对施工工程质量不能严格把关。单位领导不够重视施工监管工作,致使很多监管人员消极怠慢,甚至出现消极渎职的违法行为。
2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2.1加强对混合料的制备的控制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搅拌是一个十分重要配置环节。从搅拌的过程来看,搅拌机的优劣决定了搅拌结果的好坏,由于不同类型的搅拌机其搅拌的程序和规定也不同,质量过硬的搅拌机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均匀性。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委派专人监督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完善混凝土的搅拌制度,把握搅拌料的先后投放顺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因此,施工人员在惊醒混凝土搅拌工作时要首先确定搅拌物料的投放顺序,控制搅拌时间,采用次数投料法和次数加水法,来不断提高搅拌机的搅拌效率,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从具体的搅拌技术来看,在搅拌和混合时,严格控制搅拌物料的粒径,首先出去搅拌料中的过大颗粒,这就需要合理调整振动筛的震动速度和孔径,保证经过筛选后的物料符合标准。在物料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增加搅拌时间,较少矿粉的用量,及时控制搅拌温度,减少混合料中的花白料的产生。同时在搅拌过程中,要根据物料的品种来使用不同的搅拌方法,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来确定搅拌机的数量。这样可以有效节省开支和混合料的浪费。
2.2提高混凝土的配置技术混凝土的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也是施工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众所周知,混凝土主要是将水泥、石砂、添加剂和水进行混合搅拌形成的。在混凝土配置前,要根据混凝土的品级严格检查,保证配置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安全性。在混凝土配置中,严格检查各个混合料的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在配比过程中,不能依据经验进行配比,要依据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再进行配比,保证配置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强度、耐久性和防坍塌度。
2.3加强施工监管工作我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家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来规范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进行混凝土施工,所以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及时进行工程项目验收,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这就要求广大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谨认真,全面考虑建筑物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混凝土的施工和验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物中的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
3结束语
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工作,需要施工人员深入学习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从各个方面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紧紧把握混凝土施工的基础环节,从缓凝土质量问题的根源入手,综合治理。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产生的质量问题,施工完成后严格检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情况;避免混凝土和强酸、强碱物质接触,避免混凝土产生腐蚀问题;同时在施工管理方面,监管人员要负起责任,将监督和管理落实到实处。
混凝土结构安装论文范文 篇五
论文关键词:混凝土楼板;裂缝;施工因素
论文摘要: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难于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预防、处理措施。
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等。因而防止楼板开裂已经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本文试从施工的角度出发,探讨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一、楼板裂缝的开展大多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裂缝在板面沿楼板支座边300mm范围内平行于支座开展,甚至板的四周都出现裂缝并且连续;
(二)在板角处裂缝与相邻两支座成45度角展开;
(三)与施工井架位置相接的楼板常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大多在工程竣工后一段时间才被发现,往往这时楼板还几乎没有使用荷载。有时裂缝宽度在水泥沙浆找平层表面被放大了,实际上在混凝土楼板的裂缝宽度大多在以下,裂缝的深度在15mm左右。
二、楼板裂缝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骨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硬化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干缩是楼板产生裂缝的一个比较常见的原因。水泥的水化或混凝土中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混凝土干缩。此外,楼板混凝土的收缩也受到结构的另一部分(如混凝土梁、柱)的约束而引起拉应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混凝土将会产生裂缝,并且能够在比开裂应力小得多的应力作用下扩展延伸。
(二)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
(三)支撑沉陷裂缝
新浇混凝土楼板容易在模板、支撑变形的情况下产生裂缝。由于支撑的刚度不足或梁板支撑刚度差异较大,在荷载作用下变形沉陷,施工期间的过度震动使支撑刚度变异部位多次瞬间相对位移以及过早拆模等等都可能使混凝土在发展足够强度以支撑其自身重量之前产生裂缝。沉陷变形也是混凝土楼板裂缝开展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四)温度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五)化学反应引起的裂缝
碱骨料反应裂缝和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由于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裂缝。
就施工因素来说,楼板的模板、支撑变形或沉陷,混凝土的制作和捣实工艺等许多方面的施工质量问题以及缺乏养护都会增加产生裂缝或引致裂缝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裂缝的发生和延伸开展与混凝土内在的特性和多种施工因素可能同时存在某种关系。也就是说,同一条裂缝的开展往往由多个原因所造成。
三、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在施工因素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楼板裂缝的产生。为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在工序和工艺方面应当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施工中的配合比,混凝土的用水量绝对不能大于配合比设计所给定的用水量,混凝土应使用设计允许的最小水泥用量和能满足和易性要求的最小用水量,设备允许情况下,不要用过大的塌落度。使用各种外加剂时要注意,尽量不要选用增加混凝土干缩的外加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使混凝土收缩减少,凝固时间合适;混凝土内砂石水泥的级配力求最优。(二)浇筑混凝土之前,将模板浇水均匀湿透。
(三)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且支撑牢固,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楼板模板支撑的间距要适宜,使楼板模板刚度与梁模板刚度不至于相差太大。在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或施工运输频繁经过的楼板模板中适当加强模板支撑系统。
(四)了解预拌混凝土的级配情况,对某些级配的混凝土,不要过度振捣楼板混凝土,过度的振捣会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使混凝土楼板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沙浆层和水泥浆层,容易产生干缩裂缝。由于一般楼板的厚度不大,使用平板振动器匀速拖过一次就可使楼板的混凝土成型密实。要在混凝土沉淀收缩基本完成后才开始楼板的最终抹面。
(五)在楼板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等楼板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终凝初期应避免施工荷载对楼板产生较大的震动。特别是与施工井架相接的楼板,
其混凝土施工完成是最后的,而上施工荷载受震动是最早和最频繁的。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抢工期,在楼板混凝土捣制完成后第二天就上人上材料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往往导致这位置的楼板多处产生裂缝。
(六)施工期间不要过早拆除楼板的模板支架,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施工机具和材料不要集中堆放在一块楼板上,避免造成较大的荷载使还未达到强度的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
(七)了解预拌混凝土的收缩曲线,加强混凝土养护,保持混凝土楼板表面湿润。在常温下养护不少于两周,特别是在混凝土终凝初期,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期后,在施工期间特别干燥的时候也应进行浇水养护。
四、裂缝的处理
修补前需要对楼板裂缝进行检测与研究以确定裂缝部位、开裂程度和裂缝产生的原因等。根据裂缝的性质和具体情况我们要区别对待、及时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措施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表面修补法,灌浆、嵌逢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以及仿生自愈合法等。
五、结束语
楼板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楼板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鞠丽艳.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混凝土,.
[3]郭仕万,肖欣,赵和平.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山西水利科技,.
[4]鞠丽艳,张雄.混凝土裂缝防治的两种新方法.施工技术,.
[5]刘宗仁,土木工程施工.高等教育出版社,
混凝土结构安装论文范文 篇六
由于涉及到的人以及机械庞杂繁多,所以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往往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对混凝上结构来说,由于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以下就是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制方法不合格
在材料进场时,常常会因为工程项目和混凝上生产人员的安全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以及其本身思想的局限性导致浇筑出来的混凝上结构存在着很大的质量问题,不满足混凝上结构本身的强度要求,难以实现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安全质量的需要。
(二)在搭设模板时不按规范,粗心大意
一个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整体造型往往取决于模板的搭设质量。现如今很多的项目管理者与作业人员为了缩短工期而视国家规范及职业操守于不顾,例如不按规范对高模板制定专项支模方案,作业人员作业时马虎大意等等,导致混凝上结构的安全质量出现隐患。这此隐患都容易造成工程的返工乃至事故的发生。
(三)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不到位
在进行混凝上结构的现浇时,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常常会因为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未对浇筑中的混凝上进行充分有效的振捣。或是在浇筑结束后没有注重对混凝上的养护浇水。而这此施工工序直接控制着混凝上结构在终凝后的强度,其关键性不言而喻。
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
所有将要进场的建筑材料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进场后必须要有专门人士进行检查,必要的`化必须送至相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在混凝上的制作过程前必须严格控制骨料及砂的含泥量,制作时控制好混凝上的水灰比;水泥应按实际进场批次进行复试,对于过期的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对经料场加工好的钢筋要进行适当的养护防锈措施。
(二)对钢筋工程的下料进行控制
按图施工,对钢筋的型号规格不得随意变换;对框架梁及框架柱的节点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摆放加密箍筋;对于钢筋的焊接搭接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柱子钢筋在完成电渣压力焊后需将焊渣从柱子内清除出来;绑扎板筋时需做好上部板筋的固定措施,防止板面产生裂缝。
(三)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进行控制
对于模板的选择和采购时,要选择表面平整赶紧、拼接起来没有漏缝的模板;按照模板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动;.iu度超过8m,或是跨度大于18m的模板工程要制定专项的支模方案,并在由专家审查通过后才可进行施工;后浇带相关末班应独立支模,拆除时应有相关的施工技术方案。
(四)对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过程进行控制
在浇筑前,不同类型的混凝上要制作好试件,待日后送质检站进行监测,方便对混凝上结构的质量进行监测;在进行混凝上浇筑时,应用振捣器进行充分的振捣,振捣器的插点要均匀分布,不允许遗漏;混凝上的浇筑不应间歇,如确实需要间歇,则应在下层混凝上完成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在浇筑结束后,应当对混凝上表面进行两到三次抹压,再及时用塑料薄膜或是保鲜膜进行覆盖、保温养护,待混凝上完成初凝后每天定时进行洒水,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混凝上养护期限为7天,如养护不周则易使混凝上表面出现裂缝;未到设计规定期限不允许拆除模板,必须等到混凝上结构达到设计的强度要求后方能进行下一道施工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