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教育论文(精彩3篇)
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篇一
标题: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相关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与干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身心健康水平、相关性、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结构和身心健康水平的调查,获取相关数据。然后,运用相关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具体而言,健康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此外,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的个人特点、社会环境和教育因素对其健康知识结构和身心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讨论:
以上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是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二是注重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社会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三是加强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与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同时注重大学生的个人特点和社会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同时,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篇二
标题: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健康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身心健康水平、相关性、影响因素
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加以关注和解决。健康知识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础,因此,探究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结构和身心健康水平的调查,收集有关数据。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具体而言,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与其身心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此外,大学生的个人特征、社会环境和教育因素也对其健康知识结构和身心健康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讨论: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是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灵活性;二是关注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和社会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三是加强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进行探究,发现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准确性和灵活性,同时关注大学生的个人特征和社会环境,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此外,教育机构和社会各方面应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教育论文 篇三
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健康知识 身心健康 相关性
论文摘要:为了探析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与身心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心理量表测评、体质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健康知识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
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残害同学事件…一件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E身心健康水平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和凿发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为此,一些高校为增进、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开展了相应的教学与教研活动。目前,高校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对大学,fi的身心健康进行分块教育],没有注重发挥各种形式和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综合作用;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也多采取个别心理咨询的方法j。所以,现行的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没有形成合力,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有鉴于此,本文从调查和测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质和健康知识结构人手,深入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旨在为深化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办法,选取湖北经济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T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宜昌三峡学院等5所高校的5O个体育教学班级,共1842人作为心理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对象,其中有效回答fl,理问卷并参加伞部体质指标测试的学#为1715人,其中男生792人,女生923人。
1.2研究方法
1.2.1心理量表测评法
选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I一90),测定大学牛的心理健康水平。据问卷统计结果,将调查对象区分为正常绀、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近年来,SCI90最表在内心理卫生问题调查以及临床诊断中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较好的信度和较高的效度。
1.2.2体质测试法
基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体质测试内容,测试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试验、立定跳远和握力等6项数据,并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中的在线体质测试与评估指导导航栏对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在线评分,据此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体质优秀组、良好组、及格组和不及格组。
1.2.3身体自尊量表
《大学牛身体自尊量表》(PSPP),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用来测量个体对自我身体不同方面的满意或不满意感程度的标准化工具。基于本研究的目的,笔者利用本量表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大学生的身体认知结构对其体质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4数理统计法
将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和体质测试评分的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Excel和SPSS11.0软件对2项评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比较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总体情况分析
SCL一90总分是9O个单项分相加之和,说明了心理健康状况的总体水平,SCI一90总分越高,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反之,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高]。参照李虹报道中的类似标准规定:SCL一90总分兰18O为心理障碍,其中18OSCL一90总分<225为轻度心理障碍,225耋SCL-90总分<27o为中度心理障碍,SCI一90总分耋270为重度心理障碍。9个因子中任一项三3分为心理卫生问题的阳性检出。对SCL一90问卷的初步统计结果表明:有226人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占调查总人数的13.2;具有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57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7;具有重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3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有173名大学生至少在一项因子上得分茎3分;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O.1。以上的初步统计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笔者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心理问卷中的9项因子进行了分项统计,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症状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其次为抑郁、焦虑和敌对。这些症状可引起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自在、自卑、交际范围狭窄、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对同学的优点嫉妒等现象,从而致使其心境处于忧郁、苦闷的情感之中,并导致他(她)们在体育教学中不愿参加集体性和竞争性活动项目,对游戏性活动项目缺少兴趣,反应迟钝。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在大学生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2大学生体质状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依据大学生体质测试的等级标准,将体质总体评价、肺活量体重指数分数、握力体重指数分数、台阶试验分数和立定跳远成绩划分为4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将身高体重等级划分为体重正常、较低体重、肥胖和营养不良4个级别;为便于比较,本研究将体重正常者归为优秀组,将较低体重者归为良好组,将肥胖和营养不良者归为不及格组。将所测得的6项原始成绩经过在线评分后,得到6项指标的评分和等级,按体质等级统计得到如表4的`结果。从体质总体评价等级来看,96.97%的大学生体质等级达到及格及以上水平,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状况整体较好;然而,从另外5项指标的具体分布情况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有些指标整体偏低,如立定跳远和肺活昔体重指数不及格的比例分别高达44.O2%和24.9O%。由此说明,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已势在必行。
大学生体质健康总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身高标准体晕、台阶试验、肺活量体重指数、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在总评分巾所占的权分别为0.15、0.20、0.15、0.30和0.20。为检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6项体质指标间是否存在差异件,现分别以各项体质指标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为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同时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的各项体质指标得分进行描述统计,经整理得到如表2所示的结果。由表2可知,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除在身高标准体重指标上没有差异外(Sig~0.05),其余5项体质指标的得分均存在差异性(Sig<o.05)。如把重度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则6项体质指标问均存在显著差异性;中度组与正常组相比,除了在身高标准体重和台阶试验两项指标上没有差异性外,其余4项指标之问均存在差异性;轻度组与正常组相比较,除了在肺活量体重指数、定跳远和身高标准体重分数上存在着差异性外,其它3项指标之问的差异性不明显。由此说明,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旱逐渐下降的趋势。
2.3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2.3.1大学生健康知识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健康知识结构是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活动和健康自我监控的心理基础,有关资料把青少年的健康知识结构分为3个方面:1)本体性知识,即青少年对整个健康学的理解与掌握;2)条件性知识,即青少年所具有的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知识;3)实践性知识,指青少年在健康促进的实践情景时所具有的知识与经验积累。为考察青少年的健康知识水平与其健康评价的关系,杨剑博士运用访谈法和健康知识评价法,对青少年的3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了5级评定,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大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与健康评价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从相关系数高低排序看,本体性知识与健康关系密切程度较高,其次为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都达到显著性水平。笔者在与调查对象的访谈中也发现,对健康自我评价较高的大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比较全面,而那些对健康知识知之甚少的大学生则对自己的健康评价不高,由此说明: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健康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即健康知识结构越高,健康自我评价就越高。因此,今后有必要多渠道、多途径地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丰富和完善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
2.3.2大学生身体认知结构对其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分析
大学生对自我身体的认知是基于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之的。为分析身体认知结构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情况,笔者利用PSPP中的调查数据,从大学生对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和身体素质等5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据该量表的评分规定,除运动能力分量表的评分是越低表示对自我运动能力认知越高外,其余4个分量表则是评分越高,表示认知水平越高。由表4、5可知,随着体质状况或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除在运动能力认知方面的评分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外,其余4个方面的评分则逐渐下降。另外,体质不及格组在身体自我价值感和身体吸引力中的标准差和其它3个方面的有显著性差异;心理重度障碍组要5方面评分中的标准差与其它各组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由此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身体认知结构越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健康自我评价愈高。
有学者研究发现,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康的良好感觉紧密相连,且健康主观感受极大程度地影响着其身心实际健康状况的感觉;所以,在今后的大学生心理教育中,有必要增强健康知识传授力度,改善大学生的自我身体认知结构。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在调查和测试的对象中,有24.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问题阳性检出率为1O.1,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
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体质之间有同向变化的趋势,即随着心理障碍程度的加重,大学生的体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3)大学生的健康知识结构与其身心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健康知识结构愈高,其体质状况就越好,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
3.2建议
1)建立和谐的健康知识教育系统,全方位地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首先,把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做好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统筹规划工作;其次,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大学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的相对学科优势,有重点地开展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工作;再次,通过专题报告、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电视、校园网及校刊等多条途径,宣传普及身心健康知识。
2)建立顺畅的身心健康保健网络,确保身心健康教育做到点面结合。第一,建立健全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组织领导体系,并深化相关课程体系改革;第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时进行普查,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定期测试,并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档案;第三,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有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通过教师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功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益。以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为载体,融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身体素质练习于运动技能学习之中,采用形式多样而有趣的体育教学方法,使高校体育教育真正做到“育人、育体和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