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风险评估报告范文【优秀6篇】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篇一
基金名称:ABC成长基金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
一、基金投资目标及策略
ABC成长基金的投资目标是追求长期资本增值,通过投资成长型企业的股票和权益类证券,寻求稳定和可持续的收益。该基金采用主动管理的投资策略,通过基金经理的研究和选择,以及适时的买入和卖出来获取较好的投资回报。
二、基金风险评估
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整体市场波动或特定行业、公司的不利消息等因素引起的风险。ABC成长基金主要投资于成长型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估值和波动性。因此,基金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 行业风险
行业风险是指特定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政策调整、技术变革等因素影响而导致的风险。ABC成长基金在投资过程中,会选择一些具有潜力和增长空间的行业进行配置,如科技、消费等行业。然而,这些行业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和政策风险,可能对基金的收益产生影响。
3. 个股风险
个股风险是指基金投资的个别股票受到公司财务状况、经营管理、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风险。ABC成长基金的投资策略是选择成长型企业的股票,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盈利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然而,个别股票的业绩不如预期或者公司遭遇不利事件可能导致基金的损失。
4.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员在投资决策、交易执行等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误导致的风险。ABC成长基金的投资决策由基金经理负责,如果基金经理的判断错误或者操作失误,可能对基金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三、风险管理措施
ABC成长基金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首先,基金经理会定期进行行业和公司的研究分析,以及风险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其次,基金会根据基金风险特点,合理控制投资风险,遵守投资限制和风险控制规定。最后,基金会定期公布基金的投资组合和风险状况,保持透明度,方便投资者了解基金的风险状况。
综上所述,ABC成长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相对成熟,基金管理公司将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基金的持续稳定增值。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篇二
基金名称:XYZ稳健收益基金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
一、基金投资目标及策略
XYZ稳健收益基金的投资目标是追求相对稳定的收益,通过配置固定收益类证券和少量股票,寻求相对低风险的投资回报。该基金采用主动管理的投资策略,通过基金经理的研究和选择,以及适时的买入和卖出来获取稳健的收益。
二、基金风险评估
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整体市场波动或特定行业、公司的不利消息等因素引起的风险。XYZ稳健收益基金主要配置固定收益类证券,例如国债、企业债等,这些证券相对稳定,但仍然受到市场整体波动的影响。
2.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变动导致债券价格波动的风险。XYZ稳健收益基金配置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较大,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可能下跌,从而对基金的净值产生负面影响。
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按时支付本息或违约的风险。XYZ稳健收益基金配置的债券可能存在信用风险,特别是投资于高收益债券或信用评级较低的债券时,风险相对较高。
4.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基金管理人员在投资决策、交易执行等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失误导致的风险。XYZ稳健收益基金的投资决策由基金经理负责,如果基金经理的判断错误或者操作失误,可能对基金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三、风险管理措施
XYZ稳健收益基金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首先,基金经理会定期进行债券市场和信用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组合。其次,基金会根据基金风险特点,合理控制投资风险,遵守投资限制和风险控制规定。最后,基金会定期公布基金的投资组合和风险状况,保持透明度,方便投资者了解基金的风险状况。
综上所述,XYZ稳健收益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相对成熟,基金管理公司将不断优化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基金的稳定收益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篇三
目前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弱化,恰恰反映出,中国开放资本账户的风险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此类风险已基本提前释放。
中国金融体系如果爆发整体性或局部性危机,那么诱因一定在内部,而非外部。
国有银行系统:风险严重,暂时可控
国有银行系统盈利模式不够清晰
根据1999~2001年度四大银行的损益平衡表,我们概括出,国有银行体系的收入来源依次是:利息收入(69%),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7%),国债收益(10%),手续费收入(2%),汇兑和其他营业收入(2%)。而支出则依次是:利息支出(57%),营业费用(22%),各项准备计提(10%),金融机构往来支出(6%),固定资产折旧(3%),其他营业支出(2%)。可见,中国国有银行体系高度依赖于存贷款的利率差,而金融机构往来的收入和支出实际上可以视做国有银行利润虚夸部分。鉴于国债收益不断下降,中间业务界定不清,国有银行体系盈利能力持续弱化。根据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的披露,在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资产利润率仅,中国农业银行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而同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分别达到和。
国有银行系统的资本金已经接近枯竭
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不佳,他们基本上丧失了依赖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性。以工商银行为例,在2001年全年工行提取呆账准备金亿元,核销历年各种财务损失106亿元,实现账面利润亿元。假定其不良资产状况今后不再恶化,再假定新增的银行资产不带来新的资本金要求,那么为静态地补充资本金,工商银行至少需要200亿美元,靠工商银行自身的利润积累约需要20年。因此,中国国有银行系统补充资本金只能依赖外部注资。
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仍然偏高
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的估算有多种结果。从1994~2001年的多项研究来看,这个比率从24%到50%不等,其中,穆迪氏在1999年和摩根大通在2002年的研究均显示,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重组成本可能高达GDP的18%,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目前国有银行的“四大”不仅与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去甚远,而且也远远高于亚洲金融危机前东南亚各国银行的水平(不超过6%)。
在2002年第一季度,xxx多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率为。在2002年7月,戴进一步指出,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又下降了个百分点,总结来说,官方披露目前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为23%左右,但未对促降不良资产的途径作披露。应该注意的是,23%这个数据具有不可比性。一是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没有包括已经转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5688亿不良资产,如果加上这一块,估计不良贷款率就需修正为35%;二是中国国有银行对贷款仍沿用“一逾二呆”的办法,而非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办法,这也使得名义上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
总地看,目前国有银行系统缺乏较好的盈利模式,资本金严重匮乏,深受不良资产困扰。因此,银行体系的风险相当大,如果以中央银行的广义负债指标M2/GDP来观察的话,则中国央行名列全球首位。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篇四
摘要:风险评估工作乃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而风险评估报告则系统全面地总结了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现状,风险评估的标准和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以及企业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概况。本文通过对企业风险评估报告的解读,就其编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风险评估;报告;内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风险评估工作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相互促进、有机结合,是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识别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的风险,并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和应对的过程。
总体而言,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构至少应包括四部分内容:其一,企业情况概述,本部分就企业风险评估项目背景、定位与目标、理念与方案三大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便于报告使用者理解本次风险评估工作的基本目标与方法;其二,风险评估实施过程,本部分是整个风险与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起点,旨在构建一个具有代表性又有扩展性的通用风险管理标准,从风险管理知识宣传、风险分类与定义、风险评估标准三大方面初步构建企业风险管理基础平台;其三,识别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根据风险调查问卷和风险调研访谈,识别出企业面临的重大风险,以供企业管理层参考;其四,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结合企业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包括风险管理组织结构设置、职能设置、工作流程及工作防范建议。
以上四部分在风险评估报告中层层推进,构成完整的风险评估过程,以下作详细说明。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一)风险评估项目背景
本部分重点介绍企业的成立、发展沿革,行业背景,分子公司情况以及业务架构、组织结构等。编制企业风险评估报告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管理层希望借助风险评估项目,有效识别和评估影响本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内外部风险源,并通过健全重大风险的应对与管控机制,有效地平衡好风险与收益,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从而防范和降低各类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冲击,为企业实现战略和经营目标保驾护航。
(二)关于风险评估项目定位与目标
风险评估项目旨在达成三大目标:其一,建立风险管理基础,构建一个具有代表性又有扩展性的通用风险管理标准,统一企业的风险管理语言和标准;其二,明确重大风险领域,采用全面梳理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和分析企业战略、经营、财务与合规领域中的重大风险,协助管理层统一对风险的认识;其三,团队能力建设与知识培养,加强和提高企业总部和各业务群管理团队对风险管理工作的参与度和认知,最大程度实现知识转移。
二、风险评估项目实施过程
(一)关于判断风险分类与定义
应从企业战略出发,参考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行业风险数据库以及企业的风险管理实务,并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实际情况等因素,建立适用于本企业的风险数据模型(即风险地图),从战略风险、运营风险、合规风险及财务风险四大方面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和定义,从而为统一公司的风险管理语言奠定基础。
(二)关于设立风险评估标准
为了对上述四大类风险的重要性进行评定并据此明确风险管理的优先次序和资源配置方向,应从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评估标准,以反映风险发生可能性由极低至极高,和风险影响程度由极轻微至灾难性的不同等级。
(三)关于实施风险评估过程
为了协助管理层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风险,应以风险数据库和评估标准为基础,通过风险调查问卷的发放、收集与统计,风险调研与风险访谈等多种形式,在企业总部和业务群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风险识别与评估工作。通过上述工作,不仅协助企业管理层评估重大风险领域所在,而且还能分析其可能影响的战略及经营目标,从而为企业明确风险责任,改进相关重点业务领域中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方向。
三、针对企业风险评估的调研结果
结合风险调查问卷与风险调研访谈的结果,企业管理层对影响本企业战略和经营目标实现的众多风险进行客观评估,并由此明确前几大风险的优先次序。这些风险可能是:产业(产品)战略和多元化、战略规划、市场营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公司高层的基调、品牌及声誉管理、销售模式、客户结构风险、人力资源规划及政策、组织结构等等。这些风险并不是独立存在,在实际经营环境中,各类风险往往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共同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产生影响。为此,还应对上述重大风险及其内在关系进行相应的逻辑分析,以协助管理层梳理各项重大风险之间的关系。
四、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搭建
一套成熟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战略(目标)、风险以及流程与控制。企业战略处于企业管理及风险管理体系的最高层,是企业风险管理以及流程内控建设的出发点,风险管理体系必须紧紧围绕企业战略。风险则是影响企业战略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战略目标达成的不确定因素,企业需要将外部环境、内部经营与战略目标进行对比,以识别出影响企业战略的重要风险。企业流程与管控体系则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落脚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企业的流程、制度等管控体系中识别出影响,并从风险管理体系的制度及流程建立风险应对措施。
(一)风险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通常由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组成的“三道防线”共同构成。通常,企业均能初步搭建起风险管控体系的三道防线,如:1.各业务部门负责关注各业务领域内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2.企业管理部负责公司运营风险管理,对运营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为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行性、合法性分析和法律风险分析;3.审计xxx主要负责集团的财务审计、经营活动审计及其他专项审计。
(二)风险管理工作规划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没有完善配套的内控体系,风险管理就如同纸上谈兵、空中楼阁;而缺少风险管理的内控体系建设,会由于缺乏足够的针对性而效率低下、浪费资源。
无论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或是COSO ERM模型,都将企业的目标分为四大类别,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财务目标和合规目标。风险是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而内部控制则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因此,企业有目标就会有风险,而针对每个风险就会有相应的内部控制,以管理风险,从而合理保证目标的实现。
风险评估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协助企业初步搭建结合先进理论基础、契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国家监管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将风险匹配到内控体系框架,并完成对该体系框架的评估、梳理和建设工作。
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开展风险管理工作,逐步完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依据风险分层管理、分类管理和集中管理的要求,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另外,在充分考虑企业规模以及业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针对近期及未来风险管理工作的重点,提出相应的参考及建议。如:完善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中各管理层级的岗位职责。完善三道防线,其一,各风险责任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责任人、风险联络员等;其二,风险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风险管理涉及公司的方方面面,建议由总裁、执行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司整体风险管理工作,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各业务部门风险管理工作的协调;其三,审计监督工作,审计xxx应对风险管理进行审查和评价,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即对风险管理过程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给出评价意见;审查和评价重大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是否适当,将评价结果向审计委员会汇报。
风险评估工作结束后,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反映企业的风险及其分布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通过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及风险评价,形成风险评估初步结果后,就风险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向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的意见,调整、修正企业的风险评估结果,编写出企业的风险评估报告,上报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进行审议。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政部,证监会,xxx,银监会和xxx联合.
[2]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财政部,证监会,xxx,银监会和xxx联合
[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篇五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14000人,辖8个行政村,85个村(居)民小组,全镇农民承包地享受直接补贴(包括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面积为亩,良种补贴31294亩,其中水稻补贴面积为9707亩,玉米补贴面积为5321亩,小麦补贴面积为2591亩,油菜补贴面积为13675亩。
二、问卷调查情况
我镇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村组干部、利益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形成了调查分析报告:
1、干部调查情况(40人):种粮农户补贴改革试点基层干部调查问卷显示,90%以上的人认为《试点实施意见》不符合大多数农民群众利益,且补贴面积也不能够准确核实,会引发强烈连锁反应,对较大范围内利益群体造成影响,可能引发大规模矛盾冲突,不同意实施《试点实施意见》。
2、农户调查情况(80人,含土地转出22人,土地转入14人):通过对各类人群的调查,90%以上的群众认为此次改革试点不符合自身利益,改革的时机和条件还不成熟,不同意本次改革试点。
三、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一)项目合法性评估:试点方案的实施是否通过本届人大或政府的审议和批准。
(二)项目合理性评估:实施方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现阶段还缺乏操作条件。
(三)项目可行性评估:现阶段实施试点方案还不可行。
(四)项目可控性评估:部分村组利益受损的群众面较大,如果实施可能导致群访事件发生,风险不可控。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村均存在人口增长和土地面积调整不同步的问题。国家农村双层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政策规定土地经营权是30年不变,而村民自治制度中提及的每五年或十年根据家庭人口的增减调整土地面积的做法并没有严格实施,核实种粮面积必定会导致农户先提出对承包面积调整的要求。
(二)第一轮承包时,田地的好坏、远近等原因导致每个农户承包面积计量不相同,虽然现在经过30年的基础设施投入或者是土地调整等项目实施,影响土地等次的因素已不明显,但如果进行重新调整,会导致部分农户对土地面积确定产生异议,认为自身利益受损。
(三)为加快灾后重建项目进度,提升景区形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对建设景区所投入的`相关项目所需土地均实行流转,我镇及景区开发而流转土地面积达3000余亩,而且绝大部分土地纳入粮食补贴范畴,已流转土地主要用于景区内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安置点、108沿线绿化、景区内道路沿线绿化、旅游景点环境打造等项目建设,这些流转土地如按照该政策实施,上述项目涉及农户将无法继续享受粮食补贴,给本来就已很脆弱的景区开发环境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严重挫伤群众支持参与景区开发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群关系的紧张,极有可能为景区下一步项目实施和开发推进造成严重阻力,使已持续了近六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功亏一篑,使举全县之力兴起的第三轮开发建设陷入瓶颈,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四)景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入驻进行文化旅游开发,在和村民协商土地流转事宜时,签订协议以前就把粮食直补由原承包户享受作为重点条件之一,企业也才能顺利按照议定价格签订协议,如果按照拟实施政策,村民将不会同意土地按照现在价格进行流转,极大打击开发企业积极性,村民收回土地进行复耕也有难度,这将成为景区开发一大不可调和矛盾。
(五)我镇其他村组响应政府号召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比如二酉精品村用于发展优质梨基地建设690亩,万佛村用于发展贵妃枣基地1487亩等,按照粮食直补试点方案规定就不能享受国家直补,粗略计算涉及强农惠农资金为万元,如果实施试点方案,将对产业规模扩大是限制,也将挫伤村民进行结构调整的积极性,甚至对村组干部、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形成不稳定因素。
(六)招商引资工作流转村组大面积土地,按照惯例,各村组、农户与业主签订合同的时候都默认粮食直补费用还是由原承包地农户享受,因此有些土地流转费用比较低廉,老百姓也容易接受,项目引进比较容易成功。如果实施试点政策,大部分流转土地用于苗木栽植、药材种植等,已不能享受粮食补贴,但是应该缴纳的水利费依然由老百姓自己承担,对于老百姓来说就间接减少了土地流转费用,而承包商也不可能提高土地流转费用,涉及利益受损农户人数有些村组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这是一个较大的利益矛盾和潜在火药桶,有可能导致村民和承包业主的矛盾冲突,影响招商项目发展。
五、已经和正在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一)在对村组干部、群众进行民意调查时注意掌握尺度,重点强调这次调查仅为试点前的摸底。
(二)下村走访,座谈,广泛了解群众意见。
六、总体评估结论
这次试点工作较为突然,前期铺垫工作做得还不够全面,建议暂缓实施,可以考虑在第二轮土地承包期满再行考虑或在土地流转数量不大、开发区域面积较小的地方进行试点。
基金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篇六
银行业:国有银行体系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充当渐进改革成本支付者的角色,银行体系的高度垄断性保证了xxx对金融资源的行政占有和支配权,而任何市场取向的改革都是对这种占有和支配权的弱化,这是中国国有银行业改革几乎没有起步的根本原因。
证券业:不能否认个别证券公司遭受挤兑而立即破产,以及通过证券公司之间的兼并来延缓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保险业:中国保险机构在今后5-10年内,处于最为艰难的求生阶段。目前保险机构的基本财务状况非常糟糕。未来5-10年是中国保险机构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以及艰难克服现存危机的关键时段。
地下金融:中国金融已经出现地上和地下双轨运行的现状,这是金融改革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派生效应。中国地下金融兼具创新性和毁灭性,其存在说明中国金融脱媒已较为严重。
资本管制:目前中国资本管制有效性的弱化,恰恰反映出,中国开放资本帐户的风险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大,此类风险已基本提前释放。
中国金融体系总体状态:风险严重尚未失控,但可控程度面临挑战。
引 子
本风险评估报告覆盖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地下金融状况、资本管制效能等方面,在给出简要的现状描述后,即进行主观风险评估判定,断定分五级:
1、 基本没有风险;
2、 风险适度;
3、 风险已值得关注;
4、 风险严重需警惕
5、 风险损随时可能失控
其中表示过渡形态,例如即表示风险处于严重和勉强尚可控制的程度,失控的可能性增加。此风险评估分类和报告属于我们的直观判断,我们不对因此产生的引用负担责任。
第一部分: 对中国国有银行业的风险评估
1、 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盈利模式不够清晰。
根据1999-2001年度四大银行的损益平衡表,我们概括出,国有银行体系的收入来源依次是: 利息收入(69%),金融机构往来收入(17%),国债收益(10%),手续费收入(2%),汇兑和其他营业收入(2%)。而支出则依次是: 利息支出(57%),营业费用(22%),各项准备计提(10%),金融机构往来支出(6%),固定资产折旧(3%),其他营业支出(2%)。可见中国国有银行体系高度依赖于存贷款的利率差,而金融机构往来的收入和支出实际上可以视做国有银行利润虚夸部分。鉴于国债收益不断下降
,中间业务界定不清,国有银行体系盈利能力持续弱化。根据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的披露,在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资产利润率仅,中国农业银行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为。而同年花旗银行和汇丰银行分别达到和。
2、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资本金已经接近枯竭。
四大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比普遍不佳,他们基本上丧失了依赖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性。以工商银行为例,在2001年全年工行提取呆账准备金亿元,核销历年各种财务损失106亿元,实现账面利润亿元。假定其不良资产状况今后不再恶化,再假定新增的银行资产不带来新的资本金要求,那么为静态地补充资本金,工商银行至少需要200亿美元,靠工商银行自身的利润积累约需要20年,因此中国国有银行系统补充资本金只能依赖外部注资。
银行名称 一级资本(亿美元) 总资产(亿美元) 资本资产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 资本充足比(%)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NA
世界前六平均
资料来源: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2001年7月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3、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仍然偏高
中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比率的估算有多种结果。从1994-2001年的多项研究来看,这个比率从24%到50%不等,其中,穆迪氏在1999年和摩根大通在2002年的研究均显示,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重组成本可能高达GDP的18%,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目前国有银行的“四大”不仅与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和未提供数据的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相去甚远,而且也远远高于亚洲危机前东南亚各银行的水平(东南亚各国银行在金融危机前不超过6%)。据说在2001年中国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总额和其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双双下降,国有银行不良贷款比年初下降个百分点。在2002年第一季度,xxx多次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为%。在2002年7月,戴进一步指出,银行不良资产比率又下降了个百分点,总结来说,官方披露目前国有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比率为23%左右,但未对促降不良资产的途径做披露。应该注意的是,23%这个数据具有不可比性。一是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没有包括已经转移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15688亿不良资产,如果加上这一块,估计不良贷款率就需修正为35%;二是中国国有银行对贷款仍沿用“一逾二呆”的办法,而非国际通行的“五级分类”办法,这也使得名义上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国有银行体系的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充当渐进改革成本支付者的角色,银行体系的高度垄断性保证了xxx对金融资源的行政占有和支配权,而任何市场取向的改革都是对这种占有和支配权的弱化,这是中国国有银行业改革几乎没有起步的根本原因。银行业的糟糕状况不应被归咎为其领导人的过失,相反,银行各类干部正日益陷入到无过则为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