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讨会报告范文(精简6篇)
历史研讨会报告范文 篇一
标题:历史研讨会报告: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XX大学历史系的XX,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我将就此展开讨论。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在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主要通过贸易、征战、宗教、学术等方式实现。贸易是古代文明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古代中国与西方、中亚、印度等地区进行了广泛的贸易活动,不仅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也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流。例如,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在西方非常受欢迎,而西方的玛瑙、香料等商品也进入了中国市场。这种贸易活动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古代的征战也是文明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战争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征战中,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古罗马帝国通过征服与被征服的民族进行文化的交流。罗马帝国吸收了埃及、希腊、波斯等文明的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文化中。这种征战带来的文化交流对古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宗教也是古代文明传播与交流的重要途径。宗教信仰的传播往往伴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例如,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的传播不仅带来了新的信仰体系,也带来了佛教艺术与文化。佛教艺术在中国发展成独特的风格,对中国绘画、雕塑等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术交流在古代文明传播与交流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代学者通过学术交流传播了各自的知识与智慧。例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通过学术交流将他们的思想传播到了不同地区,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一下,古代文明的传播与交流是一个多方面、多渠道的过程。贸易、征战、宗教、学术等方式都对古代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这些交流与融合,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借鉴促进了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进步。感谢大家的聆听!
谢谢!
历史研讨会报告范文 篇二
标题:历史研讨会报告:现代历史研究的方法与价值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授、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XX大学历史系的XX,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现代历史研究的方法与价值,我将就此展开讨论。
现代历史研究的方法与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在现代,历史研究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化,研究者可以通过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口述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方法来探索历史真相。这些方法的应用使得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提高,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文献研究是现代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思想观念。例如,通过对古代史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风貌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对古代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考古发掘是另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古代遗址的发掘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工艺制作、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情况。例如,考古学家在汉墓中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墓葬,通过对这些遗物的研究,我们能够了解到汉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口述历史是一种通过采访老人、记录他们的口述来还原历史的方法。通过与老人的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亲身经历、见闻与感受。这种方法在研究近代历史上尤为重要,因为很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正在逐渐减少。通过口述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现代技术手段,可以将历史事件与地理信息相结合,通过地图等形式展示历史的空间分布与变化。通过GIS的应用,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在时空上的分布与联系。例如,通过GIS的方法,我们可以绘制出古代战场的地形图,从而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发展与结果。
总结一下,现代历史研究的方法与价值是多样化的。文献研究、考古发掘、口述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都对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与手段。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历史的真相,从而更好地认识过去,指导现在,展望未来。
谢谢!
历史研讨会报告范文 篇三
为不断深化我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提升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的实效与质量,全省高三历史教研会于xx年9月4日在东湖中学闪耀开幕。 来自北京武汉宜昌的专家和老师在会上展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精彩纷呈的高质量报告和示范课。这次会议会期虽短,但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求真务实。
本次活动追求方法牵引、点拨提升、和谐发展的目标;从高考试题命题思路、高考试题分析评价、高考阅卷评分和20xx年高考第一轮课堂教学复习的角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探讨高中新课程改革、新高考要求和发展趋势与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寻求促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备考有效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第一天上午是由国家高考命题专家组历史试题命题专家郝瑞庭作了《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命题原则与发展趋势》。这个报告从命题的角度来探讨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改引导高考,高考推动课改”。历史新课程的三大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考查的内容上,强调是历史课程知识而不是历史教材知识;考查的内容与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有点对点的直接的联系;考查的目标更侧重于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这就要求老师要用课程观去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新课程观背景下,强调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成为必然,体现课改理念,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将以往考查知识为重点扭转到对考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郝老师提醒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历史常识、史观的考查。
2、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制度及其背景、社会变迁中的历史背景。
3、用各种方法激活考生思维:包括深入法、特例法、换例法,尽量将问“是什么”变为问“为什么”
4、学科内综合试题的试题结构: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小切口、大跨度的布局。试题能力与目标:突出历史认知能力的考查,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辨证的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选修模块:范围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考核目标侧重于历史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力的考查。
第一天下午由华中师大一附中的陶涛老师作《xx年文综历史高考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先对xx全国卷分析试题特点:
1.完成传统高考的平稳收官;
2.彰显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
3.实现重点、热点问题的科学考查
4.关注中国历史,强化史学功能。最后对教学、备考提出建议与反思:
一、探索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有意义的专题。
目前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知识点的堆砌,在教材外,无节制地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史实,于是出现多种教材同时用,新老教材结合上等情形。“在新课标下,基本知识点的确定比较困难。在考试测量中,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对此加以缓解,并且这些方法也符合注重能力考察的要求。探索有效的教学设计,实质是把握历史学科的功能,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设计有效的专题。另一方面,高考命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即结合时下中国发展的热点话题,运用历史知识加以阐释,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如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卷37题以“民本”与“民主”为切点,探究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希望引导大家形成认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单纯的仿效西方是行不通的。因此,理性看待时事热点,从历史的角度正确考察当下发展问题,是备考中专题设计的重要依据。
二、贯彻新课程理念,在互动探究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1、常规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用结论解释结论,用概念阐释概念,以致学生知识固化,不善迁移。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对历史概念、结论活化理解,灵活运用。
2、每堂课每个专题要有清晰的思路,明确的思想,用思想(观念)引领课堂,激发学生思考和共鸣,最后能用这种思想(观念)解决问题。
3、题海式的训练应该被摈弃,指导学生写论文等形式可以尝试。一方面命题人一直没有放弃以小论文形式入题考查(新课标卷评价材料中西方崛起的观点);另一方面写论文的训练方式有很多优点,符合新课程理念,因为在论文写作中学生参与了整个探究的过程,找材料、论证、写成文字报告并相互协作等。
4、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已成当务之急。最重要的是史观和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了解和运用。例如,一线还有不少教师在讲述中国外交史的过程中,一边用“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已经被弃置的理念讲近代史,一边又用“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体系”的理念贴标签,二者相互纠缠,让学生莫衷一是,无法形成理性的认识。简单且有效的办法是发掘高考题的引导功能,将各种类型、各种专题的高考题加以整合,就可以形成很有意思的新专题。
三、培养考试能力,在教学备考中渗透学科技能培养。
第二天上午由参与xx年高考评分阅卷的蒲丽萍老师做《由高考评分细则看应对策略》
一、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原则上与标准答案一致。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2、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
二、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
2、误差控制
3、回评制
结论:相对稳定、公正、公平原则下的高校选拔人才
学生存在问题:基础不牢,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审题不准,能力欠缺
(1)、对概括等能力要求做不到,只能照抄原文
(2)、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要求领会对秦汉隋唐统一强盛的作用,结果在谈关中周边地区产生的消极不利影响
(3)、表达能力差;非术语较多。民贵君轻被表达为“民为大,君为小”,“民比君大”,“民权大于君权”。
(4)、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差,答题没有层次,有的跳跃性大,条理不清
(5)、思维不活,不能从不同角度发散思维(政、经、思文、对外)
三、教学建议
1、转变观念:选拔、学生
2、教学中渗透新课程要求,突出新材料、新情境(选材视野开阔,思路大而立意深远)
3、体现课改理念,基础、能力与方法并重,考查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天下午,东湖中学和宜昌中学的两位中学的老师上了两堂高三复习课,两位老师都注重研究新课标,从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开始,在注重理解概念的同时,
分析、掌握主干知识中的可考点;结合主干知识,分析相关热点问题。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需把握以下几个结构:
1、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
2、把握基本历史概念;
3、明确章节知识结构和核心知识点;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探究热点历史问题;
5、解析近年经典高考、调考题目。
历史研讨会报告范文 篇四
八年级历史下册历史研究性学习总结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中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改变过去只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能力等一些不良现象,屏弃那些知识只来源于课堂,来源于教材的狭隘的认识,激活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以“研究性学习”为研究课题在历史课堂中进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总结如下:
一、认真领会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提高教师理论上的认识
研究性学习与过去传统的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研究性学习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课题,引导他们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之中。根植于教材,放眼于社会,真正使课堂教学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样要组织好教师学习新课标,提升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走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研究什么、发明什么,就是小制作等一些误区,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并轨。在教学中切实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思想。研究学习的开设,将改变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也将有极大的提高。
历史研讨会报告范文 篇五
大家好!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xxx人精神血脉”,“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2月20日,xxxxxx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百年前,在南湖的一艘小船上诞生了一个大党——中国xxx。从此,在“xxx万岁!第三国际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呐喊中,开启了中国xxx近百年的历程,这艘红船,承载的是xxx人为民的初心,在劈波斩浪中,让中国站起来了,强起来了,让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经过百年的时间,国家的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的“红船”也刻进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里,成为了每一个人追梦逐梦的力量源泉。学习党史,就是让我们在回望百年的“红船”坚定前行的历程中,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才能乘风踏浪,矢志奋斗,让每一个人梦想汇聚成“中国梦”。
学习党史,我们并不是百年奋斗中的看客和过客,我们要用心去学习这百年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来路,要自觉地融入到中国披荆斩棘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够让每一个人有更多的触动,能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反问自己,善于自我革命,方能激励xxx人牢记初心,把宝贵的红色血脉融入到自己血脉之中,自觉的担当。
谢谢大家!
历史研讨会报告范文 篇六
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具有知识性、综合性、过去性、思维性等特点。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以往的历史学习,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深层次的质疑,学生很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根据历史学科的功能与特点,开展历史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应有自身的特色。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1、开放性内容:历史知识范围广泛,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可以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跨学科综合内容开展研究。
2、问题性。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与阐释。史实需要不断丰富、鉴别,历史认识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这就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3、社会性和实践性。历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更要关注现实,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服务。现实社会是过去的延续,存在着许多物化的历史遗迹、文物。透过这些遗迹和文物,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