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范文【优秀6篇】
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范文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本篇报告旨在对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对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政策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养老机构行业的潜力和机遇,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市场规模
养老机构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亿。这意味着养老机构行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竞争格局
目前,养老机构行业竞争格局尚未形成垄断,市场上存在着众多规模不一的养老机构。大多数养老机构还处于初创阶段,管理经验和品牌影响力相对较弱。但随着行业的发展,优势企业逐渐崭露头角,品牌效应将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
三、政策环境
养老机构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趋于良好。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税收和用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养老服务产业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对养老机构的资质审核和服务质量监督,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四、消费者需求
随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的提升,消费者对养老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年人希望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因此,养老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品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五、发展趋势
未来养老机构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发展:养老机构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供更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2. 互联网+养老:养老机构将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在线预约、智能养老设备等服务,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3. 品牌效应:有品牌优势的养老机构将更具竞争力,市场份额将进一步集中。
4. 资本市场关注:随着养老机构行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将对其投资关注度提升,有望出现更多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和监管加强的挑战。养老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以满足老年人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需求。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养老机构行业的健康发展。
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范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养老机构商业报告:创新驱动与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
本篇报告旨在探讨养老机构行业的创新驱动和发展策略。通过对行业内创新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养老机构行业的创新路径和发展策略,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创新驱动
1. 服务创新:养老机构可以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例如定制化的护理服务、文化娱乐活动等。
2. 技术创新: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养老机构可以提供智能化的养老设备和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3. 模式创新:探索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的合作模式,打破行业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发展策略
1. 品牌建设:养老机构需要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和信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人才培养:养老机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养老体验。
3. 合作共赢:养老机构可以与社区、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4. 国际合作:养老机构可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三、成功案例
1. XX养老机构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养老设备,提升了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老年人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2. XX养老机构与社区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为老年人提供了一站式的养老服务,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养老机构行业需要注重创新驱动和发展策略,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养老机构还需要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只有通过创新和合作,养老机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范文 篇三
刘亚晓
1.调研背景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截止目前,我国老龄人口已达到1.66亿人,占总人口的12%还多,已经超过国际社会公认的10%标准。银发浪潮汹涌而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怎样让贡献了一生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不仅是摆在子女面前的严峻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不可回避的一个棘手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许多机构敏锐地嗅到了养老市场的巨大需求,在需求与利益的推动下,纷纷进军养老市场。但是,目前的养老市场鱼龙混杂,模式多样,并没有一个典型的标杆企业。如何在这个大市场中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使老年人真正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同时又在激烈的竞争下,分得自己的一杯羹,树立自己的品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基于此,我们对郑州市的养老竞争市场进行了此次调研。本次调研共抽取了6家养老机构,从运作模式,设备设施,入住情况及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2.调研时间与对象
郑州市和佑尊长园、郑州市老年公寓、郑州市恒爱老年公寓、郑州市二七区爱馨老年公寓、郑州市康弘养老院。
郑州市爱馨阳光城养老服务社区
3.调研目标和内容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市场,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我们此次调研的主要目标是: 目标:了解各个养老机构的基本状况和盈利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内容:
1.郑州市养老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区位分布。
2.养老机构的设备设施及服务人群。 3.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及收费标准。 4.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和经营情况。 4.调研方法
文献分析法:收集养老机构及其他媒体公布的关于养老机构的各项资料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各项资料和数据,为分析市场提供一定的参考。
访谈法:可分为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通过电话和养老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联系,也可实地进入这些养老机构,找相关人员谈话,收集所需要的资料。
参观调查法:参观这些养老机构,实地调查其配套措施,服务态度,人员配备等情况。
个案分析法:选取成功个案,对其进行分析,在成功的案例中汲取经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管理运行效率。
5.结果分析
郑州市养老机构的数量、规模及区位分布
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范文 篇四
近几年来,浙江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在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兴办养老机构,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等项中,进行大胆探索,创造了多种养老机构经营模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们通过对浙江省杭州、温州、台州、宁波等地的养老机构进行的实地考察调研,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浙江省养老机构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国家或集体兴办。温州的红景天养老院是由街道开办的,为充分发挥投入的国有资本效能,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获取最的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人住老年人得到最好的照料,享受最好的服务,主管部门采取了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公开招聘经营管理人员。招投标结束,双方签订合同。中标方在满足五保、特困老人入住(收住五保、特困老人,政府给予补贴)的前提下,招收社会老人入住,享受国家非营利机构所有优惠政策。期间,经营者以租金形式分批向主管部门上交部分经营利润。
集资兴办。温州永嘉的康乐山庄、玉环的夕阳红山庄是由老年人自发组织起来,在集体的土地上个人集资兴建的老年人社区。温州的红枫山庄也应归人此类,所不同的是该山庄由私营业主出面策划,政府划拨土地,私营业主只投入少量启动资金,办妥手续,然后按每平方米1700—2200元不等收取老人的资金建房。现红枫山庄的经营者已经由民政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改为工商登记营利企业。上述山庄均享受国家非营利机构所有优惠政策。
非营利机构经办。宁波市的颐乐园是由政府出面协调,政府划拨土地100余亩,并出面协调市财政、市慈善总会、大红鹰集团共同出资1.3亿元兴建的。该院建筑规范,环境幽雅,条件优越。出资方共同组建管理公司,在工商局登记,享受国家非营利机构所有优惠政策待遇。该院吸纳了400多老人入住,80%以上是离休老干部。因为条件好、收费低,老人常常排队等候人住,床位供不应求。
民间资本兴办。温州的水心老年公寓是由一对热心老龄事业的下岗夫妇租用闲置的厂房开办的,年租金15—16万元,收住老人70-80位,满负荷运转。年盈余六七千元。此种形式在浙江全省还有很多。奉化的99老人乐园是私营业主王雪飞夫妇卖掉了经营良好的企业,投资1400多万元兴建的全省规模最大的民营老年公寓,所用土地为协议出让。公寓条件较好,现收住100多位老人。台州市崇德山庄由台州著名民营企业九州药业集团出资兴建,政府划拨用地274亩。规划有高档老年人住宅、老年公寓、老年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等,是一个设计超前、功能完备的老年人社区,现企业已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总投资约需3-4亿元。
纵观以上四种兴办模式,我们以为第一种模式代表着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方向,是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利用现有养老资源,提高资金利用效能有效模式。第
二、三种模式不仅不宜推广,而且应该严格限制或者禁止。
因为这两种模式养老隐含着较为严重的问题:
国有土地资源的流失。土地是我国极为稀有且不可再生的资源,国家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极其重视,颁布了《xxx土地管理法》等多部法律法规。永嘉和玉环的少数老年人自己组织起来,没有经任何土地部门审批并未办理严格的用地手续,即自己动手在集体的土地上集资盖房,建起子康乐山庄和夕阳红山庄,严格意义上讲是土地使用的违法行为。
导致不当受益。康乐山庄、夕阳红山庄和红枫山庄集资盖房,由于没有计人土地成本,所造房屋与房地产开发房屋存在相当可观的差价,这部分差价构成了不当受益。例如一位老人几年前出资5.6万元购买了一套80多平米住房的使用权,现转手出让卖到20多万元,自己仅需向山庄管理机构上缴2800元的管理费即可。还有一位老人以每平方米1200元的价格,花30万元拥有了一栋250多平方米带车库独立别墅的使用权,装修费却花了60多万,而在其对面仅一路之隔的房地产开发房产则为每平方米4000—5000元。
社会再分配不公。康乐山庄、夕阳红山庄和红枫山庄集资盖房,参与的老人不是也不可能是最需要关注的贫困老人,多数是离退休干部、教师或者是收入较高并有一定积蓄的老人;而真正贫困需要福利照顾的老人却无力集资盖房,无法享受此等优惠。结果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宁波市颐乐园人住的80%以上是离休老干部。其中有位离休的局级干部,夫妇二人在此居住带有卫生间和厨房的套房,连吃带住加上卫生保洁等费用,每月仅需开支2000元,还不到其离休金的一半,享受着超值的服务。他家里原有的住房则可租可售,两头获利,无形中每月增加了不菲的收入。社会福利属于社会再分配的范畴,其出发点是扶危济困,是帮助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可是人住诸如宁波市颐乐园之类高档老年公寓的人员原本享受了应得的福利,再来这里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超值的服务,实际上是社会福利享受对象的错位,既违背了社会福利的本意,也造成了事实上的再分配不公。
隐含着不安定因素。温州出台以在工商登记和在民政登记为
标准来区分营利养老企业或非营利养老机构的文件以后,由政府划拨土地集资盖房的红枫山庄私营老板立即提出改“民非”登记为工商企业登记,这样就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该老板表示这笔出让金肯定会转嫁到人住在该山庄的老人头上,无形中把政府推到了山庄老人的对立面,导致政府与老年人的直接对立。对此当地有关部门深表忧虑。
存在国际化养老的误区。浙江省有的养老机构为了增加收入,提出吸收港、澳、台甚至外国老年人来人住。如果该机构是按完全成本计价接收入住,则无可厚非,但如果是按目前通行的不计地价和造价,仅按运营成本计价的方式接纳入住,就值得商榷。
第四种模式恰恰是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广的。因为它是真正的民间资本投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既弥补了政府社会福利的不足,又为社会老人提供了养老服务,满足了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需求,同时也吸纳了很多下岗女工和民工,完全符合我国政府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业的指导思想,理应给予扶持和推广。但也恰恰是该种模式遇到了政策瓶颈:只有登记为民办非企才能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可是登记为民办非企又给这些企业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如在温州开办水心老年公寓的一对夫妇,以公寓为家,吃住在公寓,亲自买菜、做饭,惨淡经营,年盈余仅六七千元。即便如此,按照民办非企业的管理规定,这盈余的六七千元也归该公寓所有,而不能属于个人。奉化的99老人乐园因为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受政策限制,投入大量资金盖好的房产成为“福利机构所有”(宁波房管所、民政局出具的不能抵押贷款说明),资金问题凸现,举债无门,经营陷入困境。台州市崇德山庄由台州著名民营企业九州药业集团出资兴建,建设总投资约需3—4亿元。由于台州市发文将该山庄定性为“民办非营利福利事业单位”,土地不能抵押贷款,将来土地上的建筑物也不能抵押贷款,致使企业资金运作困难,且其投入资金将不能收回,投资商如今是进退维谷,骑虎难下。
我们发现各地对什么是社会福利、什么是老龄产业不甚明晰。有的地方把所有养老机构都看作是老龄产业,也有的地方把所有养老机构(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区)都视为社会福利事业;有的以在工商还是在民政登记为标准来区分社会福利和老龄产业;有的又以营利或非营利来区分社会福利和老龄产业。我们认为上述看法都是错误的。
首先,社会福利与老龄产业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福利是国家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资金帮助和优待服务的社会制度。它表现为国家及社会团体兴办的多种福利设施、提供的社会服务以及各项社会福利事业,讲求的是公平与公正,是不计成本和盈利的。比如国家办的养老院、福利院,国家投入了土地、资金等大量的人力物力,决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扶危济困,稳定社会。而产业则不同,产业是指生产事业,是经营活动,提供的是商品,追求的是利润和效益。老龄产业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新兴产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设施和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行业和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其次,以在工商还是在民政登记为标准来区分社会福利和老龄产业,不仅不科学,而且容易造成混乱。比如,宁波市的颐乐园组建了管理公司,在工商局进行了登记,对外介绍其经营是盈利的。那么能否据此断定它是养老产业呢?结论是否定的。因为它的投资主体是国家、非营利机构(宁波慈善分会)和社会捐赠(大红鹰集团),仍然是社会福利的性质。所谓的盈利是建立在对原始投入不计成本、不计利息、不算折旧、不求回报的基础之上的,是仅仅以充分享受政府免税等优惠政策之后的运营成本为起算点的盈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盈利。极而言之,不过是福利机构管理方式的改进、福利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而已。而登记为民办非企的温州水心老年公寓、奉化的99老人乐园恰好应该定性为老龄产业,也是国家应该重点扶持的对象。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国家出台政策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很有必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鼓励、扶持以养老服务为主体的老龄产业大力发展,既可以弥补国家福利资金投入的不足,又可以为广大的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促进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保持社会经济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政策扶持的重点和对象应该是民营养老产业。有投入,有产出,才能称之为产业。如果只有投入而不求回报,不计成本,不讲产出,那是慈善事业,而不是老龄产业。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资本是具有逐利性的。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获取合理的经营利润。既然我们认定老龄产业是第三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当把养老服务业当作产业来对待,就应当出台真正意义上的“老龄产业政策”,重点扶持民营养老产业。其最终目的就是吸引大量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让所有热心为老服务,积极投身养老服务业的民营业主明明白白办企业,在市场调节、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堂堂正正地赚取合理的利润,为日益增多的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最终使更多的老人受惠。
现行老年社会福利实施方式很有改革的必要。我国现行社会福利制度及其实施方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基本上是由国家投资兴建养老机构,不计成本,管办一体。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多数国办的养老机构没有进入市场,没有竞争,经营者没有压力,其经营状况往往不如非公有制养老机构。总体来说投资大,经营效益差,并存在不当享受社会福利、社会二次分配不公的现象。许多地方民政部门已经觉察端倪,开始探索社会福利实施的新方式、新办法,如辽宁省提出,要“转变政府投资观念,今后政府原则上不再兴办国有独资的养老机构”,“要实行钱随人走的货币化养老方式”,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的办法,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应,让老年人获取优质的服务。上海、大连市采取的居家养老模式就是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购买服务,使老年人和下岗职工双受益的经典模式,政府的一份投资收到了双倍的投资效益。温州实行投资与经营分离、办管分离、公开招聘经营管理人员,有效地盘活了福利机构存量资产,提高了资本利用效能,既减轻了政府管理负担,又使老年人享受到了优质的服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借鉴辽宁、上海等地的做法,改革以往国家办福利机构、管办一体的实施方法,改为以甄别、确定福利对象,实行货币化补助养老。对于已建好的社会福利设施,也应参照温州的做法,实行办管分离,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社会福利设施的投资效能。这样,不仅可以使国家节约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还可以充分利用稀缺的社会福利资源,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
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范文 篇五
第一章 总论
一、养老院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
3.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养老院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二、养老院项目概况
1.养老院项目拟建地点
2.养老院项目建设规模与目的
3.养老院项目主要建设条件
4.养老院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5.养老院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三、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
四、问题与建议
第二章 市场预测
一、养老院产品市场供应预测
1.国内外养老院市场供应现状
2.国内外养老院市场供应预测
二、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1.国内外养老院市场需求现状
2.国内外养老院市场需求预测
三、产品目标市场分析
1.养老院产品目标市场界定
2.市场占有份额分析
四、价格现状与预测
1.养老院产品国内市场销售价格
2.养老院产品国际市场销售价格
五、市场竞争力分析
1.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2.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势、劣势
3.营销策略
六、市场风险
第三章 资源条件评价
一、养老院项目资源可利用量
二、养老院项目资源品质情况
三、养老院项目资源赋存条件
四、养老院项目资源开发价值
第四章 养老院项目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一、建设规模
1.养老院项目建设规模方案比选
2.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二、产品方案
1.养老院项目产品方案构成
2.养老院项目产品方案比选
3.推荐方案及其理由
第五章 养老院项目场址选择
一、养老院项目场址所在位置现状
1.养老院项目地点与地理位置
2.养老院项目场址土地权所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3.土地利用现状
二、养老院项目场址建设条件
1.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气候条件
4.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5.交通运输条件
6.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水、电、气、生活福利)
7.防洪、防潮、排涝设施条件
8.环境保护条件
9.法律支持条件
10.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条件
11.施工条件
三、养老院项目场址条件比选
1.养老院项目建设条件比选
2.养老院项目建设投资比选
3.养老院项目运营费用比选
4.养老院项目推荐场址方案
5.养老院项目场址地理位置图
第六章 养老院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养老院项目技术方案
1.养老院项目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养老院项目工艺流程
3.养老院项目工艺技术来源
4.推荐方案的主要工艺(生产装置)流程图、物料平衡图,物料消耗定额表
二、养老院项目主要设备方案
1.养老院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2.养老院项目主要设备来源(进口设备应提出供应方式)
3.养老院项目推荐方案的主要设备清单
三、养老院项目工程方案
1.养老院项目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
2.养老院项目矿建工程方案
3.养老院项目特殊基础工程方案
4.养老院项目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5.养老院项目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第七章 养老院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
1.养老院项目主要原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养老院项目主要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3.养老院项目原材料、辅助材料来源与运输方式
二、燃料供应
1.养老院项目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养老院项目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三、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
1.养老院项目原材料、燃料价格现状
2.养老院项目主要原材料、燃料价格预测
四、编制主要原材料、燃料年需要量表
第八章 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一、养老院项目总图布置
1.平面布置
2.竖向布置
(1)场区地形条件
(2)竖向布置方案
(3)场地标高及土石方工程量
3.总平面布置图
4.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表
二、养老院项目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三、养老院项目公用辅助工程
1.养老院项目给排水工程
(1)给水工程。
用水负荷、水质要求、给水方案
(2)排水工程。
养老机构商业报告范文 篇六
1、关于养老市场:未来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截止到底,我国有2亿老人,潜在1万亿养老服务消费,4万亿的养老产业规模等等,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相继出台,也会陆续落实,同时,营利性养老机构预计明年内会有实质性政策突破,未来真得很美好。
残酷的一面以北京为例,陷入市场大环境,居家和社区养老根本无法找到生存可能,盈利更是遥不可及,逼得一些如日本礼爱、厚乐居等日间中心不得不被动转型为微型全托机构,而在居家养老奋战多年的青松和仁爱华,也依然步履蹒跚。
目前北京市有各类养老机构430余家,平均实际入住率不到50%。
2、关于养老:什么是养老?
养老作为一个产业,涉及多达40几个行业,养老的核心是养老服务业,而专业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慢病管理又是养老服务的核心。我的潜台词是:那些社会上其它行业已经足以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比如:医疗服务、餐饮服务、家政服务、金融服务等等,其实并不是养老服务的核心,比如老年餐可以作为餐饮行业的一个细分,同样老年医院可以作为医院行业的一个细分。理解这一点,是我们做好养老服务的基础,它让我们知道该在什么方向努力,要变得专注。
3、关于老年人需求:你真得了解吗?
客观的说,我曾经做一些项目策划时,也会从象征性地从老年人生理、心理、精神等需求分析出发,开始做市场定位、功能规划、服务体系搭建等看似专业的设计,但其实这些都是“忽悠”的,在理论上成立,在市场中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谈老年人需求,我会思考三个层次的问题:
老年人都有哪些需求?依次排列?
有多少老人真的有这些需求?并为之买单?
他们到底愿意花多少钱?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拍脑袋”的阶段,这也就有了泰康陈总的母亲都不愿意去住泰康之家·燕园,也就有了耀阳国际市调时那些说建好一定去住的老人,最后都没有去。
4、关于养老模式:要理性设计
1)我们现在谈养老,一定是建立在“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所以,我们在做规划设计、投资测算、功能配置、运营模式设计的过程中,要理性,要做减法,要考虑后期运营的压力,很多公司其实最后都忘了自己做养老的初衷并不是做公益,是想要挣钱的,是个生意。
2)“去机构化”的概念很好,但离咱们还远,这个阶段,一定是养老机构大发展的时候,从社会资源分配的角度,机构养老能实现养老资源的最大化;从老人角度,机构养老是成本最低的方式(考虑家庭养老模式下很多隐性成本被忽略)。
3)居家、社区、机构,真正要做到“三位一体”,如何理解这个模式的基础?目前,我觉得可以从两方面来看:第一,独立发展,目前居家和社区养老模式无法生存,机构养老有成功的可能和模型。第二,机构要贴近社区,贴近社区就是贴近需求,这样机构在解决自身入住的压力后,可等待市场的成熟,为日后居家和社区养老外延提供可能,扩大收入来源。但当下,一定要先做好机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5、关于医养结合:几点思考
1)医养结合是大方向,毋庸置疑;
2)医养结合目前更多停留在概念和设想,没有实质性突破和成功的案例;
3)我个人认为医养结合的困惑在于我们对其认识过于理想化,体现在两点:第一,养老机构做医疗机构的事儿,医疗机构做养老机构的事儿,我建议应该是各司其职,养老机构应把精力用在养老服务上,尽可能多的利用社会医疗资源,而不是自己去建个医院或者康复护理中心;第二,医养结合是个大工程,应逐步发展,不可一蹴而就,医保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我们更应该站在市场的'角度去解决自身的企业问题。
所以,我们要找到结合点在哪里?这种结合模式能不能复制?
我认为目前理性的做法是:养老机构配置医务室和基本医务人员,负责机构日常老人的观察和预判。此外,解决好老人日常拿药问题最为关键,剩下的完全可以交给医疗机构,术业有专攻,有舍有得,才能成大器。
6、关于人才建设:谁才是核心人才?
我们可能过分强调了一线护理人员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机构管理者才是核心所在。把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统统归纳到没有专业人才其实是不完全正确的。目前体制下,养老的有效市场接受价格就在5000元上下,是不计成本地做服务,高薪挖人才,还是抓住老人核心需求,在保障入住率的前提下,理性降低成本,是企业的最终归宿。无论是高端机构,还是低端机构,若横向比较,其一线服务人员的构成几乎无异,但服务品质和老人满意度却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其管理者——院长,才是机构良性运营的成败所在。相比于能力,“责任心”,“舍小家,为大家”的态度可能更为关键。连锁模式发展下的养老机构亟需的是一个个能撑得起来的院长,多几个高级护理员,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切莫本末倒置。
7、关于外国养老:多看,多思考;少抄,少崇拜
像其他行业发展初期,我们都会过度“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就是好的,但可知“他乡的月亮不圆”。目前,我们谈了太多的是美国的CCRC,日本的介护保险,台湾的人文色彩等等,却对中国自己的养老行业知之甚少,甚至连个像样的行业报告都没有。关于外国养老,
我想说三点:
1)目前为止,所有外国的养老运营公司做的项目,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和它们合作的中国企业,同样没有。相反,国内一些草根的养老机构却似乎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2)外国的养老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无论从政策和市场环境都已经步入正轨,何况外国是高福利国家,短期内我们呼吁政府模仿介护保险很不现实(能发养老金就已经很不错了),也因此,那些所谓的成功养老企业来到中国,都会发现水土不服,因为他们脱离了自己的大环境,在同样的起点比拼,其实中国企业更有优势。
3)养老不光是商业模式的问题,更是“文化”的问题,我始终坚信:中国的养老问题归根结底是要由中国人来解决,这需要过程,但更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
8、关于发言权:让我们多听听运营者的声音
记得参加过一个国家级的养老标准讨论会,在座的除了我和四季青敬老院的刘忠丽院长,几乎都是70岁上下的老专家、老领导,当谈到养老时,他们也会畅谈候鸟式养老、日间照料、居家护理,认为这才是理想的养老模式,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其实老人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因为他们还没到“那个时候”,他们也在飘。不身在其中,其实是无法说出真实的诉求的。
也因此,我们会说“运营才是养老的核心”,因为只有运营者才会天天跟老人、家属、员工在一起,他们才知道老人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大多数老人什么情况下才会入住养老机构?入住的过程又是如何艰难?老人每个月实际花费是多少?怎样沟通才最能打动老人和家属?员工的真实诉求是什么?如何排班才能最节省人力?有多少服务是老人真正需要的(是健康管理吗?是保健康复吗?是丰盛的自助餐吗?)?等等。但做事的往往最不善言语,实际运营者掌握了养老的核心价值,却很难有效地表达,系统地梳理。也因此,作为老总们,更应该主动深入一线,与运营团队多沟通,多交流,多学学听听运营者的声音,他们代表了真实的养老市场,他们或许可以为企业指明方向。